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五届之恋146,新年红包

(2019-02-06 13:23:27)
标签:

长篇连载

老五届的故事

情感

分类: 小说

胡倩茹的父母都是古稀老人,为何这时不辞劳苦来看女儿一家呢?一则是女儿女婿这时十分得意,邀请他们去,他们不好不去;二来是女儿女婿成了川北的大学教师,那里的条件当然比在原来的县城好多了,他们也想去看看。当年女儿一家从山沟里调到县城,他们不是也去看了吗?!何况现在是川北地级市,来去有飞机,他们觉得很方便。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胡倩茹是他们的幺女,毕业分配后到山区里那么艰苦,二老多么心痛啊!胡倩茹考研复试没过,胡老写过一封信去安慰她,说明她没被录取的原因,过后胡老有些后悔,他怕那封信给女儿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他过后多次对老伴说:“我是不是有点老糊涂了,给女儿写那么一封信,可能会让女儿从此丧失上进心!”

“老胡啊,你真是老了变得好啰嗦哦!”老伴说,“这话你说过多少次了?我们的女儿没有那么脆弱,她当年在山沟里都挺过来了,现在算啥?!女儿会理解你的好意的,放心好了!”

谁知两个月后,二老收到女儿女婿的来信,说他们调到川北师院任教,还说与她考研复试落榜有关,二老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

“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事!”胡老对老伴说,“考研落榜居然变成好事,太难理解了!”

“你的确老了,思想跟不上形势了!”老伴笑着说,“他们在信中不是讲明原因了,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哎,老胡,女儿女婿邀请我们去看看,去不去啊?”

“去,当然得去!”胡老说,“还得去过年,我们去和他们来个新年大团圆!”

“快点去看看不行吗?为啥要过年去?”老伴问。

“我招了几个研究生,忙得很,平时哪有时间啊!”胡老说,“还有一个原因,我想过年去,给他们发个红包。我觉得女儿一家这些年过得太艰难了。小两口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一百元多一点,要养两个娃娃,还要给晓明的母亲寄钱,他们的经济状况不好啊,我想借这个机会资助他们。”

“是啊,那年我们去看他们,看到他们家的情况我心里就有点痛。”老伴说,“那时我们就说资助他们,他们坚决不要啊,这次他们会要吗?”

“这就要靠夫人想办法了!”胡老说,“你悄悄给女儿好了,就说给他们买衣服的。”

老两口商量好后,便于1979年春节前来到川北师院看望女儿一家。看到女儿一家住上三间套房,胡老感慨地说:“还是地市好啊!你们要是在成都,不管是在大学,还是在研究机关,不可能有这么宽敞的房子!很多像你们这样情况的家庭,都挤在一间房子里;有些讲师、工程师好一点,住上两间房,还是公共厕所呢!”

“是啊,我们算幸运的了。”胡倩茹说,“要不然,我们哪敢请爸爸妈妈来啊!?”

和父母一起过年的欢乐时光就不用笔者赘述。几天很快就过去了,胡母一直没有把红包发出去。在胡倩茹的父母离开时,他们一家送二老去机场,何母把女儿拉倒一边悄悄对她说:“倩茹,你们现在是大学教师了,应该穿得像样一些。不仅你们两个,还有我们那两个孙儿女。”说罢偷偷塞给胡倩茹一千元钱。她的父母不缺钱,一千元钱对他们算不了啥。但那时一千元钱,接近他俩一年的工资,算是一笔巨款!

胡倩茹眼里含着泪说:“妈,你们是不是看到我们太寒酸了?!”“不要多说了,那着吧!”她母亲说,“你是高级之分子家庭出身、

名门之后、大学教师,你要有你应该的气质。这是过年我和你爸给你们发的红包,不是给你一个人的。明年你们一起回成都过年,我和你爸要看到你们的新面貌。”

胡倩茹再也无话可说,她不能再拒绝父母的资助,妈妈那两句话让她无地自容。后来胡倩茹对赵晓明说:“这钱我不能不要,因为父母认为我们一家穿着太寒酸。”

“倩如,我让你和孩子们受苦了。”赵晓明说,“都因为我家穷,连累了你们。我们不能孝敬他们,反而还要他们资助,惭愧啊!”

“没事的,晓明,你多心了!”胡倩茹说,“你看两位老人家这次来多开心,这是他们高兴的表现,也是文革中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后,如今扬眉吐气的表现,我们今后更加努力,为父母争气就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