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届之恋119,噩梦醒来是早晨
(2019-01-09 13:31:11)
标签:
长篇连载老五届的故事情感回校前后 |
分类: 小说 |
彻底下山,彻底离开凉山,昔日的梦想成为现实,让何慧与李兆明都不敢相信是真的;回到现实,又觉得这十年就像一场噩梦!但噩梦毕竟是梦,总会有醒的时候。梦醒了,迎来的是阳光明媚的早晨。得感谢惊醒他们噩梦的邓大人!
后来研究生毕业,甚至在高校工作二十几年后,李照明与何慧都常做一个噩梦,就是他们研究生毕业后,他们的人事关系、户口、粮油关系还在凉山,研究生毕业后拿不到这手续,他们还得回凉山工作。他们每次做这样的梦,回氮肥厂,回冕东县去办手续。他们在梦里到处找那些办这些手续的单位和负责人,但总是找不到。不是有事耽误,就是有人或事阻碍他们,没有一次把那些手续办成。一急之下从梦中醒来,往往惊出一身冷汗。自从研究生毕业后,他们不时做这样内容的梦,直到退休前不久,这样的噩梦才消失。他们在高校工作了几十年,在凉山的那几年只不过是一个小插曲而已,但却在他们的心里印下太深的迹印,或留下很难抹去的阴影。那几年,太难让人忘怀了!
李兆明到益州大学物理系报到后,才知道他们这一专业只招收3个人,他是物理系唯一一个六八届毕业生,根本没有六九、七零级的毕业生;他还从系上负责研究生招生的教师那里得知,益州大学物理系招收他还很有一点曲折,有一个令人不敢相信内情:他们没有调到李兆明的档案!说他到凉山后从公交局、五七干校、到冕东县、然后到氮肥厂,单位变化频繁,不知把他的档案转到哪里去了。李照明听到这一消息后感到震惊,在我们这样的国家,没有看到档案就敢招生,的确是一个奇迹,还说他是省招办特许招生的。他不知道后来找到他的档案没有。他想,他常做那个噩梦,除在凉山的经历坎坷外,还有这个找不到档案的因素。他得感谢当时招生的同志,感谢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来临。这个故事笔者已在前面讲过,在此不再细述。
担心被淘汰的何慧被录取了,自以为没问题的胡倩茹却真的被淘汰。何慧得到录取通知书后,马上从华阳感到成都,一是给家里报喜,二是打听胡倩茹是否被录取。她去物理化学教研室那个导师处打听胡倩茹的消息,那导师说没有招收胡倩茹很可惜,主要因为她报考的是物理化学专业,而物理化学实验很重要,是没法自学的。如果她报考其它专业,一定会被录取。何慧得知这一消息后,又去系办公室打听,系上也为胡倩茹被淘汰感到惋惜。但系上说,目前正在招收进修生,就是以前所说的“回笼生”,就是针对68、69、70届毕业生的。如果胡倩茹愿意读,可以免于考试,直接进入进修班。当时考进修生并不比考研究生容易,因为在三个年级的毕业生中只招一个班,考试也是很严格的。何慧得到这些消息后,立即给胡倩茹写了一封信,告诉她导师的意见,希望她第二年再考,或回校读进修班。但她后来一直没有收到胡倩茹的回信,而且从此以后,何慧又与胡倩茹失去联系。
何慧和李兆明一起考上研究生,在凉山氮肥厂引起轰动。氮肥厂领导很舍不得这两个技术骨干,但政策不容许他们卡主不放。在他们离开氮肥厂时,厂领导在厂技术科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欢送会,这是他们在凉山工作多年感到最荣耀的事。
考上研究生让他们惊喜的还有,全家户口、粮油关系都转到成都,儿子可以在成都上正规学校了。因为以前在成都没有户口,何慧的母亲只有给外孙联系那些很一般的小学,这些学校当然不是名校或重点学校啰。让何慧和李照明感到为难的是,如果两个孩子都靠何慧的母亲照顾,年事已高的老母一定受不了。于是仍然将女儿留在李兆明老家,让他的母亲继续为他们照看。只有等他们研究生毕业后,才可能把那两兄妹接到益州大学的附属小学来读书。
李兆明报考的是益州大学物理系“激光物理”专业,研究方向是“激光分离同位素”,导师是年富力强的副教授康德忠。全国科技大会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一些新兴前沿科学特别引人注目,其中“激光分离同位素”及“分子剪裁”可能是最热门的前沿科学之一。李兆明当时没有选择核物理而选择激光物理,除何慧的建议外,很大因素取决于对这些新兴前沿科学的兴趣。“分子剪裁”是利用激光的高単色性、高选择性,可以像剪刀那样把合成或天然的大分子“剪裁”成需要的、理想的分子,应该是物理、化学、生物三门科学的交叉领域;激光分离同位素,也是利用激光的高単色性、高选择性,选择性激发特定同位素原子或分子发生反应或分裂,达到分离同位素的目的。这个研究方向应该算核物理的新兴领域,也是核物理专业毕业的李兆明感兴趣的重要原因。但六八届的李照明还因为文革对学业的影响,还得补《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两门课,要与进修班的学生一起学习。
何慧的分析化学专业是个传统学科,但她的研究方向是仪器分析。由于分析仪器突飞猛进的发展,也触及前沿科学。何慧也要补课,即她在大学期间没有学过的《结构化学》,也与李兆明一样,要和进修班的同学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