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届之恋,92,兔子撵野了也要咬人
(2018-12-13 13:30:04)
标签:
长篇连载老五届的故事情感 |
李兆明认为自己是一只温顺的兔子,从来都很听话,甚至是个逆来顺受的、老实巴交的人,有时老实得犯傻。但兔子也是一种感性动物,也会有发威的时候,正如俗话所说:兔子撵野了也要咬人!比如在和谢组长去美姑考察煤源时,差点让王子英丧命,他参与了申军他们的行动,造了谢组长的反。谁知他分配到冕东后,这只驯良的兔子又被撵野了。他是照顾夫妻关系从州里调来冕东,把他分到几十里外的公社当文书,他忍了,为何还要那样残忍地对待他的妻子?这冕东组织组真是欺人太甚!
这些天不断有人来看望他们,有人建议他去上级告状,并说有和他们类似情况,去省里告状成功的。去省里告冕东政工组迫害知识分子,要上级要求照顾夫妻关系,结合专业,调出凉山…。
所谓病急乱投医,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李兆明与何慧商量,觉得这次不能再忍了。他们曾想到一些妥协的方案,都觉得不行,最难办、最不忍心的是要连累李兆明的母亲和一个半岁多的儿子。如不把母亲和儿子送回老家安顿好。否则,他们就没法去上访告状,没法向这些恶人斗了。李兆明想,最多就是一条命。反正没有前途,留下这条命有啥用?!于是他们不假而别,夫妻二人带着母亲和儿子悄悄回到成都,向何慧的父母讲清他们的遭遇和打算。何慧的父母听后只是叹气,没有埋怨他们,但也没有啥解决的办法。接着他们回到李兆明的老家,让母亲安顿下来,再忍痛给几个月的儿子断奶。然后把儿子丢在乡下,回到成都向上级反映情况。在此期间,他们不断地给凉山州革委、给省里有关部门、以及国务院、国务院科教组负责人写信,反映他们的遭遇;也有写给化工部,省化工厅、省教委的信。信中不仅反映了他们受到的不公遭遇,要求调到能结合专业的工作。除写信外,还到有关部门上访。省化工厅领导听了他们的反应后很气愤,说这些人才我们急需,却在那些地方被乱整。据说他们给凉山州和冕东县写了信,要求把他们退回来,由省安排;在省教委,他们碰上在李兆明军垦时的营教导员,他原是李兆民所在的学生一连的指导员,当时在省教育厅当军代表。他很同情李兆明与何慧,并告诉了他们好几个益州大学同学的相似遭遇。但他语重心长地说:“我很同情你们的遭遇,也想帮你们解决问题。但最大的问题是你们把户口和粮食关系上在当地了,否则我是能够帮你们的。”
这时李兆明才知道当初傻傻地去报到,交出户口和粮食关系,的确是堵死了自己的后路!没有工资和粮食供应,他们能在外面混多久?!
何慧的父亲也在替他们想办法,他打听到原来商业厅副厅长邓昭行解放后,调去凉山州革委任常委。邓昭行是他同学,他的老朋友,等他回成都便去找他帮忙。邓昭行去凉山任职并没有带家属,常抽时间回成都家里。等到邓常委回成都,何慧的父亲去找他,回来后却没有给他们带来好消息。邓常委说只能慢慢来,只有何慧他们回去后他才能有办法,何况他们的户口和粮食关系还在那里。这时他们才意识到摆在面前的一座不可翻越的大山:户口和粮食关系。心里悲愤地呐喊道:户口、粮食关系啊,你何时才能作废啊?!
在他们走投无路时,恰好凉山州革委组织部和冕东县革委组织组给他们来信,要他们回冕东去,有啥问题回去一起商量解决。后来听说他们写给上级的信都转到凉山州,然后又转到冕东县,而且都有批示,指出冕东县的做法不妥,要他们落实政策,好好安排李兆明与何慧的工作。
几个月没有工资和粮食供应,他们已经走到绝境,没有其它选择,只有回去。他们知道回去没有好果子吃,因为他们向上告状扫了冕东的脸面,回去不挨整才怪!但这时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因为他们已安顿好儿子和老母,就不怕挨整了。回去最多不过开除他们的公职回老家,这是他们巴不得的结果!
何慧与李兆明只得告别家人,回冕东县去。他们的归来,受到农水局领导“热情”地接待。他们出外告状的事已传遍冕东县城,影响颇大。受此影响,比李兆明后来冕东报到的申军,被安排到冕东县水泥厂工作,算是结合了一点专业。冕东县革委会怎样安排这两个闹翻天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