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奇谈31有关金牛古道的两个典故
标签:
蜀王好色蜀王爱财神话故事民俗文化 |
金牛古道又名石牛道,是二千多年前巴蜀地区通往中原的一条重要道路。它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穿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
关于金牛古道,有两个典故涉及两个神话故事,第一个即李白《蜀道难》中所言。《蜀道难》诗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诗中道金牛古道源自蜀王好色。
这故事源自《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他五个美女。蜀王派五位壮士去接人。回到梓潼(今四川剑阁之南)的时候,看见一条大蛇进入山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往外拽。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都被压死。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这便是有名的“五丁开山”的故事。也是金牛古道典故的出处。
关于金牛道,还有一个近乎荒诞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了几千年。据《华阳国志》《蜀王本纪》《水经注》等古书记载:相传战国时期,秦国欲征服蜀国,但关山万里,道路险阻。秦王命人造了五头石牛送给蜀王,并将金子预先放在石牛屁股下,向蜀使者谎称石牛能日粪千金,即说每条石牛每天能屙一千两金子。于是,贪财的蜀王命五丁力士开路,去迎石牛归蜀。经过千辛万苦,道路修通了,蜀王迎来的不是能日粪千金的石牛,只是普通的石雕,但却因此引来秦国的万千铁骑,于是蜀国灭亡了......后来人们把这条路称为“金牛道”或“石牛道”。
这两个传说故事虽不同,却说明开明王好色、爱财,才会利令智昏,相信秦王的鬼话;故事虽带神话色彩,但金牛或石牛古道的开通却是事实,正如李白的诗中所言的“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成都的金牛区名、金牛坝名,就源于金牛古道的典故。金牛古道的开通,的确是开明王朝的一大功绩,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
不少专家认为:二千多年前,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限,古道路一般避开翻越大山,多采取“沿溪河成路,岭横越垭,陡峻盘旋,险绝而栈”的方法。金牛古道当年避开七盘山,走刘家河,白龙江河谷,险绝处设栈道符合历史实际的。
从陕西汉中至四川成都1300里,正是由于金牛道的开通拓展,才有了"秦川道,翠柏天,商旅兵家密如烟"的壮观景象,一队队商旅才能西出秦关,南入蜀地,互通有无,传承文化,构筑起了光耀古今的商品贸易通道;才有了刀光剑影、金戈铁马,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的金牛古蜀道,就像一部古老的历史长卷,记录了汉中、勉县、宁强、利州、剑阁、梓潼、涪州、罗江、绵竹、汉州雒城、新都,记录了西蜀,记录了中华历史长河中的华彩乐章:这里留下了张仪、司马错大军的万千铁骑;有诸葛亮五伐中原的悲壮场景;也有唐玄宗幸蜀的滚滚车轮......蜀道同时沉淀了历朝历代密集的古诗词。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选一) 李白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
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
金牛道中
龙鳞凤翼阻腾骧,仰首青云自涉茫。
汉月满衣谙客思,巴音侧耳觉吾乡。
金牛有路通秦惠,筹笔无功愧蜀王。
只笑无成谩来往,回头惭愧绿衣郎。
金牛驿
唱奇腾怪可删修,争奈常情胜谬悠。
禹贡已书开蜀道,秦人安得粪金牛。
万重山势随坤顺,一勺天波到海流。
自哂据经违世俗,庶几同志未相尤。
(图片来自网上,特此向作者致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