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公今昔叹

标签:
成都三益公往事今日三益公图片文化 |
在成都第一街春熙路北段,有一条不到一百米的巷子,记不得其街名,只知老成都人都叫它三益公。每当我走过春熙路,都会在三益公那条巷子驻足观望,因为在那里有太多难忘的往事。今年夏初返蓉去春熙路,我又在那里驻足时,一个惊喜扑面而来:三益公,这块昔日成都的一张名片,终于有出头之日了!那金光闪闪铭牌、龙腾虎跃的雕塑,以及金碧辉煌的川剧人物浮雕,让我激动不已。受好奇心驱使,我快步走近,想看看这个新打造的三益公。这些年成都打造不少旅游景点,如宽窄巷子、锦里、太古里等,都很成功。这三益公会打造成什么样呢?或许再现当初老成都心目中的川剧窝子?走进去看看,果然,里面金碧辉煌、珠光宝气,并有到三益公看川剧变脸的广告。但我逛遍里面所有的店铺,没有发现舞台,里面竟全是珠宝店!店铺虽然冷冷清清,却富丽堂皇!
老成都人都知道三益公,年轻人或对这个名字感到疑惑不解。但我们这一辈人都知道,成都有“锦江剧场”、“三益公”两大戏院、两个戏窝子。三益公以前是川剧名角聚集演出的地方。我的岳父在世时和我摆川剧龙门阵,无不提到三益公。据说,这“三益公”原来叫“三义宫”,是纪念三国刘、关、张结义的祠庙。大约在民国二十年代,由一些有钱人集资承租并对陈旧公馆改建,成为当时老成都唯一一个戏院带游乐场所的地方。戏院内设有餐厅、茶园、理发、浴室等服务项目,同时还办有以团代训的川剧科班,招收少男少女从师学艺。就这样,三义宫就演变成三益公,可能是有益于公众之意。于是,三益公成为老成都有名的川剧窝子,是川剧名家聚集唱戏的地方。解放前那些川剧名家,没有不在三益公唱戏的。据老戏迷回忆,当年那里大戏连台,折子戏特精,最轰动的大幕戏是《白蛇传》,人们最早欣赏到川剧《白蛇传》的变脸吐火,扯符吊打,就在三益公。
我们这辈人无幸见到三益公的辉煌时代,但我的岳父以前是那里的常客。他曾和我谈到以前在三益公看戏的情况,并在那里和不少川剧名家如阳友鹤、一笑熟识,还和一笑成为好朋友。他还给我讲个一个故事,文革前,省商业厅副厅长邓昭行的故乡、川南某县领导找到他,说该县要办川剧团,请他帮忙置办川剧锣鼓及行头,邓厅长无门路,便找到我岳父、也是他的同事兼朋友,他知道我岳父在川剧界的熟人多,求他帮忙。我岳父便找到一笑,由一笑帮忙办妥此事,让邓昭行十分感激。
解放后不知那一年,三益公变成了“新闻电影院”,于是三益公的名字在相当一段时间消失了,但戏台还保留着。放下银幕可以放电影,收起银幕现大舞台,可以演戏。因此常有川剧、歌舞及曲艺演出。笔者在文革前在那里看过电影、川剧、及省歌舞团、省曲艺团的演出,印象颇深。在文革中,我还和岳父去那里看过现代川剧《红灯记》。我在那里第一次听岳父讲解川剧改革中高腔的音乐帮腔。文革及文革前的三益公,可以说虽无其名,而有其实。
文革后的八十年代初,那个剧院还在,也演出电影及歌舞,有时也有川剧演出。我印象最深的是,资阳川剧团曾受邀在那里演出好几天传统戏。作为川剧资阳河发祥地的资阳川剧团,可能是第一次到成都演出;他们演出了好几个大幕川剧,我看过最精彩的大幕戏《虎狼意》,那是资阳川剧团上演几十年的保留剧目,一个非常好看的川剧,该剧以须生薛仲儒为主角,汇集小生、小丑、正旦、花脸,角色全,不仅唱腔优美,而且剧情引人入胜,至今记得。该剧还有剧中剧,兼具川剧悲喜剧特色。最精彩的一场戏是“三上吊”:薛仲儒走投无路之时,三次上吊,却三次被旅店老板张开泰救下,是一场典型的生丑结合的悲喜剧。其中丑角张开泰出场念白道:“生意打拥堂,一锅豆腐卖三场!”听后让人忍俊不禁,几十年后记忆犹新。这里的“三场”,指六天或九天。旧时四川乡镇隔一天或两天“逢场”,一锅豆腐卖三场,可见生意之“秋”!可惜资阳川剧团在流行音乐及影视冲击中垮了,这大幕戏没能保留下来,省内其它川剧团从未演过,可惜!当年在三益公演出此戏时,原资阳川剧团团长,著名小生朱俊臣是主演之一。朱老先生如今尚键在,已年过九十,可能他是川剧资阳河流派健在最老资格的川剧艺人。今年看到有关采访朱俊成老先生的文章,方知他是川剧变脸大师彭登怀的老师。笔者希望有心人能拜访朱老先生,将资阳河的《虎狼意》等经典川剧传承下来。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三益公的剧场,即原新闻电影院在不知不觉之中消失,那里成为成都名小吃“钟水饺总店”,也曾热闹一时。后来火锅、烧烤、汉堡涌入,那条巷子也变成一条不伦不类的好吃街。在那里看不成电影、看不成戏了,但钟水饺是要去光顾的。但觉得那店虽然庞大,却有点脏乱差,不想再回头。谁知几年后,这钟水饺总店也销声匿迹了!于是在一阵开发“三益公”广告之后,今年去看,竟然是借三益公的牌子做生意。牌子立起来了,传统文化却丢了,那还是三益公吗?真令人哭笑不得!
昔日三益公,曾为川剧狂。高昆胡弹灯,名优竟登场。流行袭传统,戏剧难张扬。
不闻锣鼓声,只见珠宝行。招牌虽光彩,游客不上当。商业弃文化,萧条难收场!
前一篇:古蜀奇谈13,不周山在哪里?
后一篇:古蜀奇谈14,鲧禹治水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