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武全才魏了翁

(2017-02-28 13:33:42)
标签:

蜀人魏了翁

多才多艺

抗元英雄

词选

历史

分类: 人文
蜀人蜀事杂谈36   文武全才魏了翁
前文谈到魏了翁最先提出“峨眉天下秀”,本文得说说魏了翁本人。魏了翁系四川蒲江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他不仅是个著名的学者、诗人、教育家、书法家、大藏书家,也是南宋政绩显著的官员,还是一个会打仗的抗元英雄。无论从学术上,还是从政治和军事才干上,都有显赫的业绩,可与与明朝中后期的心学大师、军事家王阳明媲美。但就是因为是文武全才,就遭人忌恨、迫害,加之本人正义凛然、嫉恶如仇,为事业心力交瘁,积忧成疾,仅60岁就病逝。
文武全才魏了翁

             魏了翁其人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庆元五年(1199年)魏了翁中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1211年),擢潼川路提点刑狱,历知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宝庆元年(1225年),遭诬陷后黜至靖州居住。
绍定五年(1232年),起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文武全才魏了翁
          抗元英雄
魏了翁因熟知兵书、兵法,又量力国家,荣幸担任端明殿学士,参预皇上机要工作、撰写文书等。又任宋时最高军事机关(相当于今国防部)副职兵部郎中。十二月,督视京湖军马。恰逢江淮督府长官死去,又把全部政务托付了翁。那时正值元军侵犯宋境,且战事失利,朝廷惊慌,皇上忧虑。一次例行朝拜结束后,理宗皇帝面了翁一首亲笔的唐人严武诗“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赠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遗沙场匹马还。”和“鹤山书院”四个大字,并赠金带鞍马,命魏了翁去前线抗元,并命宰相、重臣关外设宴饯行。
了翁掌管边关兵马战事后,即以吴潜为参谋官,赵善潮、马光祖为参议官,重申军规,严明军纪,并身先士卒,加强练兵,一时军力大增。由於全军上下团结一心,奋勇杀敌很快击败了元军。了翁胜不骄,同时提醒将帅们加强警戒并调遣增援部队,安抚为国捐躯士卒,罢免贪生怕死将领及时向皇上奏明边防十件事。过了二十多天,了翁被提升为兵部正职,相当于国防部部长。
魏了翁因病多次提出辞呈,都未被批准,到12379月病逝苏州,被追谧为太师,封号为文靖。赐苏州住宅,并赠奏国公。苏州有魏了翁募。 
             文人魏了翁
魏了翁诗文造诣很深,时值“南来之衰,学派变为门户,诗派变为江湖,了翁独穷经学古”,推崇朱熹理学,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形成一个学派。有《鹤山全集》一百零九卷,内有长短句三卷,十九为寿词,为宋人词集所罕有。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七以为“皆寿词之得体者。”张炎《词源》卷下云:“难莫难于寿词,倘尽言富贵则尘俗,尽言功名则谀佞,尽言神仙则迂阔虚诞。”
魏了翁书法各体皆能,清爽中有奇崛的意味。传世墨迹极少,只有《文向帖》、《提刑提举帖》等数件作品。
文武全才魏了翁

魏了翁《提刑提举帖》
魏了翁私人藏书极富,自称“余无他嗜,惟书癖殆不可医,临安人陈思多为余收揽”。先后收藏有10万卷,与叶梦得并称为南宋著名藏书家。后来为了创办鹤山书院,将其藏书大半捐献给书院,供生员阅读。宋理宗特御书“鹤山书院”四字为赠。鹤山书院“尊经阁”藏书数量曾经超过南宋国家图书馆,且大部分是其旧藏和抄录所藏之副本,再访得旧书,达10余万卷,其藏书规模是宋代各大书院之首。
父亲去世,魏了翁解官守丧,遂于州西白鹤冈下建成鹤山书院,著书立说,授徒传道,宣扬理学,“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在被诬贬谪三年时间里,魏了翁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那时,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几个省的许多读书人背着书籍纷前来求教。这一时期,魏了翁勤劳恭谨,全身心地传授理学知识,成为南宋著名的教育家。 
附录:魏了翁词选: 
           蝶恋花 

又见王正班玉瑞。霁月光风,恰与元宵际。横玉一声天似水。阳春到处皆生意。十载奔驰今我里。昔□元非,未信今皆是。风月惺惺人自醉。却将醉眼看荣悴。 

朝中措  次韵同官约瞻叔兄及杨仲博()

玳筵绮席绣芙蓉。客意乐融融。 吟罢风头摆翠,醉馀日脚沉红。

简书绊我,赏心无托,笑口难逢。梦草闲眠暮雨,落花独倚春风。

醉落魄  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 商行贾坐农耕织。 须知此意无今昔。 会得为人,

日日是人日。

水调歌头 焦山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 

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 

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惟有汀边欧鹭, 不管人间兴废,

一抹度青霄。 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木兰花慢  游虎丘,陪仓幕,时魏益斋已被亲擢,陈芬窟,李方庵皆将满秩。 

  紫骝嘶冻草, 晓云锁,岫眉颦。正蕙雪初消, 松腰玉瘦,憔悴真真。 

轻藜渐穿险磴,步荒苔、犹认瘗花痕。千古兴亡旧恨,半丘残日孤云。开尊, 

重吊吴魂。岚翠冷,洗微醺。 问几曾夜宿,月明起看,剑水星纹。登临总

成去客,更软红、先有探芳人。回首沧波故苑,落梅烟雨黄昏。 

念奴娇 

  万人遮道,拨不断、争挽房湖逐客。臣罪既盈应九死,全荷君王矜恻。

况是当年,曾将愚技,十字街头立。恩波浩荡,孤忠未报涓滴。世事应若穿

杨,一弦不到,前发皆虚的。自判此生元有分,不管筮违龟食。靴帽丛中,

渔樵席上,无入非吾得。倚湖一笑,夜深群动皆息。

感皇恩 

 三峡打头风,吹回荆步。坎止流行谩随遇。须臾风静,重踏西来旧武。世 

间忧喜地,分明觑。喜事虽新,忧端依旧,徒为岷峨且欢舞。阴云掩映,天

末扣阍无路。鞭归去也,鸥为侣。

      柳梢青(郡圃新开云月湖约客试小舫) 

  撺掇花枝,趱那天气,一半春休。未分真休,平湖新涨,稚绿初抽。

等闲作个扁舟。便都把、湖光卷收。世事元来,都缘本有,不在他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