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因公款吃喝被撤职的名人

标签:
苏舜钦张孝祥陆游公款吃喝时评 |
分类: 人文 |
在宋朝的政治清明时期,官员如果大搞公款吃喝,一旦被台谏官发觉,立即就会受到弹劾,罪轻者降职丢官,罪重者领受刑责。如发生在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的进奏院聚宴案,也导致著名的大才子苏舜钦、梅尧臣被削职为民;静江知府张孝祥曾因为“专事游宴”,被台谏弹劾而罢官;知嘉州的陆游也因“燕饮颓放”而受到撤职处分。
在宋代,喝酒享乐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风气。早在北宋初年,政府就设立了史上少有的喝酒税。因为宋代经济特点是藏富于民,第三产业自然早熟。而官员中文人雅士比较多。宋代官员的工资是历代最高的,是汉代的10倍,比清代高好几倍,但公款吃喝仍然难免,有时还很严重,所以苏轼说官场是“酒食地狱”。可见兜里有钱,并不意味着不爱占便宜;制度如果跟不上,高薪未必养廉。因此,从宋太祖起朝廷建立和完备了公务接待法律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宋代抓公款吃喝问题最具体、最严格。宋朝法律规定,突破公务接待的具体规定,“用妓乐宴会者,杖八十”;“预妓乐宴会者,各徒二年,不应赴酒食而辄赴,各杖一百”,喝花酒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一个逃不掉。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卒时年仅四十岁。
苏舜钦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如今四川德阳《名人园》中有中江三苏雕塑:《文魁铜山,懿笔新彩》(苏易简、苏舜钦、苏舜元)。苏舜钦还因出名,“沧浪亭”始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
然而,苏舜钦却因公款吃喝最陨落:进奏院宴庆活动,在一家顶级酒楼隆重举行,大家放得很开,玩得很嗨。请了文艺工作者唱歌弹琴、陪酒伴舞。有人借着酒劲做起了打油诗,把孔子、周公和皇上挨个戏谑了一遍。到了深夜,多数人睡的睡、醉的醉,进奏院苏主任精神正好,叫负责服务的办事员先撤,然后叫来了几个官妓……
就在他们津津回味的时候,御史中丞王拱辰拿着宋仁宗的手谕,把这帮好汉请到了规定地点。十多名参加者统统受到惩罚,包括宋诗第一人梅尧臣、苏舜钦处分最重,被开除公职,而且“永不叙用”。这就是史上著名的“进奏院狱”。
据说这事与政治派别斗争有关。苏舜钦是支持范仲淹的改革派,王拱辰是保守反对派。其中有一个小人物李定,本是太子办公室的小干部,却爱学习求上进,听舅舅梅尧臣说各机关单位的能人都在,很想混个脸熟。他兴冲冲地跑到酒楼,提出自费参加。苏舜钦可能酒喝多了,说了一句伤人的话:你层次不够。李定下不来台,扭头就去了御史台。后来苏舜钦逢人便说,李定对我有意见,故意找茬害我。
欧阳修也为苏舜钦鸣不平:“嗟我子美(苏舜钦字子美),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不过我们平心而论,苏舜钦也谈不上受冤枉,至少其公款吃喝、召妓作乐的责任是推脱不了的。
在这些因公款吃喝被撤职的名人中,名气最大的应该是陆游。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由桂林调至成都,任四川制置使,举荐陆游为锦城参议。范成大统帅蜀州,陆游为参议官,二人以文会友,成莫逆之交。风尘未洗,陆游就被派往嘉州(今乐山、峨眉等地)担任知州,原以为可以横槊赋诗大干一番,一展胸中抱负,然第二年却出事了。《文献通考》和《异闻总录》里都有一句比较模糊的话:淳熙三年,知嘉州陆游,因“燕饮颓放”被撤职。 南宋主和势力诋毁陆游“不拘礼法”、“燕饮颓放”,范成大迫于压力,将陆游免职。陆游就在杜甫草堂附近浣花溪畔开辟菜园,躬耕于蜀州。淳熙三年(1176年),为回应主和派攻击他“颓放”、“狂放”,陆游自号“放翁”,进行反击。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先世移居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张孝祥自幼资质过人,被视为天才儿童,《宋史》称他“读书一过目不忘”,《宣城张氏信谱传》说他“幼敏悟,书再阅成诵,文章俊逸,顷刻千言,出人意表”。公元1147年,张孝祥十六岁,通过了乡试,走出了迈向仕途的第一步。十八岁,孝祥在建康从蔡清宇学,二十二岁时,“再举冠里选” (张孝伯《张于湖先生集序》)。到二十三岁中状元前,事迹大致如此。作为一个出身”荒凉寂寞“的年青人,能在同时代文人中脱颖而出,必有不凡之处,归纳起来,一是才华卓绝,如时人对他的评价“天上张公子,少年观国光”(王十朋),其次也有英迈的性格,“谈笑翰墨,如风无踪”(张拭),“当其得意,诗酒淋漓,醉墨纵横,思飘月外”(杨万里)。从这些时人对他的评价中,可见他自少年时代起,便具潇洒倜傥的气质,英伟不羁性格。
然而,静江知府张孝祥曾因为“专事游宴”,被台谏弹劾而罢官。不久英年早逝,年仅38岁。
越惩越多无奈何。
让猫守鱼岂能禁,
应请朝阳老太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