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民俗四川
民俗四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5,201
  • 关注人气:9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旧小菜“激胡豆”

(2014-05-14 10:24:44)
标签:

怀旧故事

激胡豆

农家传统小菜

美食

分类: 美食

     最近儿子回到成都,少不了陪他去品尝各式川菜和成都名小吃。不知为啥,他每到一个川菜馆都要点一道小菜——激胡豆,并对之赞口不绝。我却是第一次在大餐馆吃到这道小菜,第一次看到用‘激’字来命名胡豆这种特殊的烹饪法。

怀旧小菜“激胡豆”
                        原滋原味的 四川民间小菜“激胡豆”(图片来自网上,特此致谢该作者)

激胡豆是四川民间传统小菜,极少在菜谱上见到,但它是以前几乎没有那家不会做的民间小菜。胡豆是农家自产,便宜易得;所需调料因地制宜,随人喜好调制,味道各异,而且可以不用油;可加上葱花儿或香菜作下饭菜,可作佐酒凉菜,不加葱花儿可作为小孩子的零食,很受欢迎。这些年生活大为改善,起码二十年我没有做过这道菜了。居然这些餐馆打起怀旧牌,推出这样乡土味特浓的传统小菜!

激胡豆的烹饪关键是一个“激”字。“激”的释义中有:冷水突然浇淋或冲、泡食物。这正是“激胡豆”烹饪的写照。除激胡豆外,还有激豌豆,作法都一样。

激胡豆的做法很简单,但很难掌握好火候。首先是炒胡豆的火候,因为是不用油的干炒,火不能大,也不能太小。一定要将胡豆炒熟,但不能炒糊;二是配的汤料,其中包括盐、花椒面、海椒面、姜、蒜、香菜、糖、酱油、醋,和适当的水等,味道可以根据不同对象来调整,但水量一定要控制适当。水多了,激出来的胡豆像水煮胡豆,吃起来“水垮垮”的,不好吃,也不宜用手拿着当零食吃;水少了,胡豆激不过心,内部太硬,难咬。水量要使胡豆激过心,即内外都软,汤料要刚刚被胡豆吸完最好;第三,将炒熟的干胡豆起锅后立即倒进汤料里,并立刻用一个能盖密的盖子或碗盖上。炒熟的胡豆被冷汤料一“惊”,发出“哧哧”的响声,犹如打铁的淬火一般,在里面慢慢熟化变软,逐渐吸进水和汤料里的佐料,这个过程就叫做“激”。激的时间大概在半个小时左右,因胡豆的量多少不等。

可能是儿子想念小时候我给他们做的“激胡豆”、“激豌豆”了,才多次点这个小菜。以前经济条件差,物质也匮乏,小孩子没有啥零食可吃,大的节日难得供应一点花生,算是孩子们的奢侈品了。好在豌豆、胡豆还可以买到。但炒豌豆、炒胡豆太硬难咬,容易伤孩子的牙齿,于是我想到小时候父母给我们做的“激胡豆”。做激胡豆不需要用油,但味道很好,可以下饭、佐酒,也可以当作孩子的廉价零食。每当父母给我们做时,我都要守在灶台边,看他们如何做,然后等候着吃。这道菜不是起锅便能吃的,等候时间不短,因为这种“激”,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行。否则,胡豆没有“激”过心,外软内硬,不仅难咬,而且味道也不好。

不过,我们去过的几个餐馆,端出来的激胡豆都是酥脆的,并带有麻辣酸甜的特殊味道,颇似怪味胡豆。这激胡豆不像农家传统作法,很像一道凉拌菜,但口味比怪味胡豆好多了,儿子吃得很高兴。我不知道厨师是怎么做这道菜的,但从外观和味道推测,很可能是凉拌的油酥胡豆,跟四川民间烹饪的所谓“激”完全是两码事。我还是喜欢原滋原味的激胡豆。在成都的一些小餐馆,或街边的“冷淡杯”摊点,是可以吃到原滋原味的激胡豆的。

在网上居然查到一个激胡豆的菜谱,其做法与上面的描述差不多。只是胡豆不是干炒,而是油炒,那样做出来的激胡豆可能味道要不同一些

怀旧小菜“激胡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走人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