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诗话(川话版)
(2011-12-12 09:56:59)
标签:
神童故事方言诗四川话娱乐文化 |
历史上的神童故事不少,多出于文人手笔,文绉绉的,小孩子不大听得懂。于是有民间艺人将之民俗化,添油加醋,或张冠李戴,使用当地方言,变成孩子们喜爱的童话故事,使之在民间广为传播。笔者小时候听一个乡土‘秀才’讲的神童故事就是这样,至今记忆犹新。后来读书多了,发现在明朝有名的神童解缙、杨慎的故事里找到踪影,但却改得面目全非。只有一个讲对联的故事,是流传颇广的解缙儿时的传说。不过乡下讲这种故事的人,并不点明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只说是个精灵娃儿,是神童。现凭记忆选录几个故事如下:
在古时候我们四川有个娃儿,精灵得很,又爱读书,成为方圆几百里有名的神童。这个娃儿五岁能背唐诗三百首,七岁就能写诗,而且见到啥子,都能弄出一首诗来。一年冬天下起大雪,天气冷得很。娃儿的屎脹了,想去茅斯(即四川话的厕所)屙屎。但穷人家的茅斯,都和猪圈连在一起,冷风对穿对过,男娃娃屙尿问题不大,屙屎就亮出沟子(四川话称屁股为沟子)来。俗话说热不死的沟子,冷不死的脸,沟子是最怕冷的。但是再冷,屎胀了还是得去屙呀。于是神童娃儿去茅斯挎(脱)下裤儿就屙。开始还不觉得有啥,后来一股冷风吹来,他感到沟子冰冷,没有屙完就赶快跑出来。就这件事,这个娃儿写了一首诗:
这个娃儿是个孝子,老汉儿老娘去地里做活路,他在家除读书外,还要照顾年老体弱的爷爷。一天,这娃儿去扶爷爷起来屙尿,他看见爷爷屙尿有气无力,尿屙得不远,后来滴滴答答地靠近两腿,竟让尿水滴在鞋上。爷爷对他说:“乖孙儿,你不是喜欢写诗吗,看到爷爷这样,你也能写首诗吗?”这娃儿回答说:“人老了,屙尿都这样,哪像我们娃娃家拼哪个屙尿屙得远?我已有一首诗,爷爷听了不要怄气哦!”爷爷说“不会”,于是这娃儿念道:
爷爷听了他的诗,笑得直打颤说:“你娃娃硬是个鬼精灵,把老爷屙尿说得活灵活现!”
这娃儿虽然神,但毕竟是个娃儿,还是有不小心戳拐(四川话,做错事之意)的时候。有一次下雨路滑,这娃儿走路只顾前面,不管面前,不小心跩了一筋斗(跩,四川话跌到在地之意),惹得一边的大人小孩都笑起来。这娃儿巴(爬)起来,羞得满脸通红,心想我跩一筋斗,不同情我还嘲笑我,太没有同情心了。于是生气地念道:
这个娃儿的神童名声越传越远,远近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娃儿。 有一次他在河边看船老板儿(梢翁)划一条小船,颇感兴趣。船老板儿认得到这个神童,就笑着对他说:“小娃娃,都说你是个神童,看到啥子都能成诗,你看我撑船能做一首诗吗?”神童笑着说:“这有啥难!”说罢朗诵起来:
这娃儿自幼好学,出口成章,自己也觉得自己了不起。到过年时家家都要在门框上贴春联,于是他在自家门上贴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县官路过看到了这对联,很不高兴,心想,只有像我这样的人家,才配贴这副对联,你平民百姓家算啥子?就命令衙役把竹子砍断一截。看他的对联啷个办。没有想到不一会衙役来报,那娃儿把春联改成了:
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县官听罢,非常恼火,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那娃儿又将春联又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