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川剧《汉宫秋》有感

标签:
民营川剧王昭君毛延寿历史与传说杂谈 |
分类: 戏剧 |
秋菊和傅永鑫的《汉宫秋》源自元杂剧《汉宫秋》,其情节与一般《昭君出塞》不尽一样。该戏仍然采用画工毛延寿误昭君的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致使昭君被打入冷宫。一日昭君和女伴在园中弹琵琶,被汉元帝听见而追寻到昭君,在赞王昭君惊艳之美的同时,还问王为啥没有那‘丧夫落泪痣’。毛延寿见真相被揭穿而逃走…。两个演员声情并茂的演出为此剧增彩不少,是当日演出的四个折子戏中最受欢迎的一则。笔者觉得应再次为这两位来自民营川剧团的演员喝彩,此为笔者观后感之二也。
此外,王昭君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宜昌兴山县昭君村),古时此地归四川,故古时又称王昭君为蜀中美女。古来四川美女、才女太多:卓文君、武则天、杨贵妃、黄崇嘏、黄峨等等,因此川人对王昭君有一种特殊感情不难理解。而百家讲坛明星纪连海考证出,貂蝉死葬蜀中,于是古四大美女中竟有三人与四川关联,此为笔者感慨之三也。
其实昭君和番并非传统戏剧所描绘的那样,昭君是主动要求去匈奴的,《后汉书》中的记载绘声绘色:“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关于毛延寿的事,正史并无记载,传说是依据西晋葛洪所写的笔记体小说《西京杂记》:“(汉)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其形,案图召幸。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巨万。”后来王安石有诗云:“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王安石《明妃曲》)。元杂剧《汉宫秋》也源于此。可见历史与传说是两回事。此为笔者感慨之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