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冒看中法医疗观的差异
(2011-01-17 11:01:06)
标签:
输液抗生素自然降温杂谈 |
分类: 杂谈 |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没有患过感冒的人几乎没有。在我国,患感冒后‘被输液’是最普遍的医疗措施。前段时间有报道,2009年我国的医疗输液一共是104亿瓶,相当于13亿中国人平均每个人输液8瓶。其中因感冒输液的比重是相当大的。一般感冒咳嗽到医院便输液,耗资都上千元,效果如何呢?
笔者前年曾患过一次感冒,有点咳嗽,去医院便被输液。结果输了几天,咳嗽不但没有好,反而加重,并伴随严重哮踹,于是向医生提出异议,回应是输液中的消炎药档次不够,改用高档次的抗生素。又输了几天,才将哮踹平息,咳嗽仍未好,不得已逃出医院。按自己的医疗常识买点中成药,终于解决了问题。如今说起输液,就很恐惧。久病成良医,自己买点药服用算了,如Vc银翘片、感康、甘草片、通宣理肺丸等,胡乱吃些,一般都起作用。
去了几次法国,对那里的医疗情况也有些了解,尤其是医生对感冒的处理方法,让笔者感到很吃惊。法国的医生对患感冒者,一般是不开药的,如果咳嗽,可以开点咳嗽糖浆;如果发烧,一般都采取自然退热法,即减少衣服,乃至脱光衣服,让热量快速散去而降温。如幼儿园的小孩,往往将其衣裤脱光,绝不怕感冒加重,往往都降温有效;如果发烧在39度以上,才加退烧药,但不是抗生素。只有诊断有炎症时,才使用抗生素。据我们了解,在法国,抗生素要尽量避免使用,更不消说输液了。小儿感冒流鼻涕或鼻塞,家里都备有医用吸管,家长定时用吸管将其鼻涕吸出了事。
法国的医生都是西医,我们的医院大多是西医。一个对感冒不当回事,抵制输液和抗生素;但我们国内的西医对感冒动辄就输液,不知这种习惯是从哪里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