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姜文的《让子弹飞》
(2010-12-22 11:37:22)
标签:
力挺四原因新版升官图马识途诗娱乐 |
分类: 影视 |
力挺姜文的《让子弹飞》
姜文导演让对马识途这的原著作了恰当的演绎。据说该小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改编为电影,名为《响马县长》,但是并未引起轰动,像笔者这样爱看电影的人都没有看过,可见其影响之有限。原因可能是将这个故事改成发生在东北,对原著作了不恰当的处理,让人看起来不伦不类。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将故事发生地回归到西南,从历史、环境来看,与原著最为切贴。这是姜文的独到之处,该挺他的原因之二。
笔者以前看过一台叫《升官图》的话剧,是名家陈白尘的代表作。该剧是政治讽刺喜剧,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优秀代表作之一,它通过两个强盗的“升官梦”,把一个小县城肮脏的官场交易展现在舞台上,画出了一幅贪赃枉法、寡廉鲜耻、“关系”之学盛行、真理良心丧尽的群丑图,对国民党统治区腐朽反动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深刻暴露和辛辣讽刺。《让子弹飞》是另一种版本的‘升官图’,原作者马识途先生对强盗做官作了一种新解析。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揭露和讽刺,还有一种朦胧的革命曙光。这李麻子是盗亦有道,他关心的民众疾苦,而非简单的劫富济贫。笔者认为此剧比《升官图》在思想上要高一个层次。这个故事之所以吸引人,也在于此点,不得不挺。
据说姜文导演最初曾想将此剧搞成川话版,后来才搞成普通话与四川话两个版本,这也是明智之举。原因之一是这故事就发生在成都附近,用四川话演绎更有特色,首先会受到西南三省一市的热捧;其二是用方言的电影、电视、小品,近年因北方话泛滥,已让人厌烦。生动含蓄而幽默的四川话给人以清新感。据川话版在北京的宣传报道情况看,北京人也很喜欢这川话版,也许川话版会走出西南,在全国风行。这是笔者力挺姜文导演的原因之四。
有人在《让子弹飞》中挑了不少漏眼,笔者觉得这些缺陷的确存在,但不影响大局;至于说该片暴力、黄色,则有点言过其实。我觉得这是近年来少有的好电影,感谢马老先生,这个上世纪六十年代杀出的‘老儿童’、自称职业革命家和业余作家的马老,给我们讲述了这个好故事;感谢姜文导演,将这个有趣的故事在贺岁档推出。为此,笔者引用马识途的诗来结束这篇《让子弹飞》的观后感。
马识途观《让子弹飞》
子弹飞来呈异彩,街头巷尾说姜文。
芙蓉镇里显头角,纽约蜗居铸铁魂。
联袂明星添大气,献美丽娘浥清芬。
层楼更上导新片,银屏何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