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国风情(五)-法国人的婚礼

(2007-04-25 11:38:26)
标签:

地方政府

教堂

公园

婚宴舞会

分类: 游记

有人说,中国人的婚礼是讲排场,西方人的婚礼是讲承诺。一般人是不懂得这种差别的。在电影、电视里,我们见到西方人的婚礼不过是结婚男女双双走进教堂,举行一种仪式而已。这次去法国,亲身感受了什麽是西方人真正的婚礼。我们在法国期间,碰上我们朋友的朋友结婚,我们是顺便被邀请之列。我们的朋友说:“法国人的婚礼习俗是长期保持下来的,你们一定要去亲身感受法国人的婚礼。”高情难却,于是我们提前一天赶到新娘、新郎所在的城市格列诺贝尔。我们也住进朋友父母的家。

格列诺贝尔在阿尔卑斯山脚下,在里昂南八十多公里,是法国的第六大城市。我们开车约一个小时就到了市中心,顺便浏览城市风光。高大的法国梧桐、鲜花、喷泉、及古建筑风貌令人赏心悦目。更有特色的是长长的有轨电车,联着四个车厢在城里穿行。城边山顶是建筑与宗教文化的旅游圣地,缆车跨过小河,不停地将游客送到山上。第二天的婚礼就在城边的教堂举行。

婚礼在下午举行。上午是新娘做头及化妆时间。下午一点,参加婚礼的客人都聚集在新郎或新娘家的楼前,等待新娘的父亲挽着新娘或新郎的母亲挽着新郎出来。新郎穿的是鱼白色的礼服,新娘是白色的婚纱,轿车用白色的花和丝带装点,客人们都穿浅色礼服,成了白色的海洋,可谓真正的白色喜事。然后浩浩荡荡的车队开到市政府。

在政府的会议厅里,有关官员披着彩带恭候。新郎、新娘及其亲属,男女双方的证婚人坐在第一排,100多客人坐在后面.市政府官员主持结婚登记仪式:宣布男女双方的基本情况,结婚公证材料,接着是男女双方证婚人签字、新郎新娘签字,然后由政府官员发给结婚证书(实际上是建立的新户口薄,在法国全国通用),最后全体鼓掌向新郎新娘祝贺。我的朋友告诉我,如果是再婚,是不能进教堂的,在市政府登记就算婚礼完成。只有新婚、而且是天主教徒才能去教堂举行宗教的婚礼。

教堂里的婚礼与我们在影视中看到的差不多,只觉得神甫的讲话太长,又听不动。在双方证婚人及本人签字后,是常见的在神甫前关于结婚承诺的誓言,交换戒指,亲戚(当天是新郎的两个嫂嫂)朗诵诗歌表示祝贺。仪式的最后是新娘、新郎分别向每个客人行吻面礼表示感谢。一百多人排成长长的队伍,在欢乐的歌声中缓缓而行,真够累的。

从教堂出来,全部人员来到市里的一个公园,除给新郎新娘照相外,还得给每位客人合影。直到下午六点,大家才驱车来到预定的婚宴厅,开始在厅外举行酒会。酒会除各种酒外,也有一些糕点。我想,是给感到饥饿的人垫底吧!到八点钟婚宴舞会正式开始。宴会厅由白色的花和丝带装点,正前方是新郎新娘以及双方父母的座位,其余三方是客人的餐座。在众人的掌声中新郎新娘入场跳舞,然后客人们也参加进去。一段舞曲后开始喝开胃酒,切结婚蛋糕,然后又是跳舞。接近十二点,则是新娘抛花,她背对一大群未婚女子将花束向后抛出,谁接住鲜花谁就会第二年最早结婚。挺幽默的是,接住花的竟是一个未婚妈妈!

向这样边吃边跳的场面一直持续到凌晨三点,可怜的新娘却一直穿着婚纱,那时七月的暑天啊!这就是西方婚礼的全过程,也是他们履行的婚姻承诺。当我的朋友问起中国人的婚姻习俗时,我一时不知回答什麽是好。影视中拜天地、拜高堂的映画突然浮现在我的脑海,只得如此云云。事后我们感慨的说:中国人的习俗传统还在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米兰
后一篇:蜀乡情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