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8748394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金秋中州游(七十)洛阳潞泽会馆
(2023-02-17 08:06:29)
标签:
旅游
潞泽会馆
民俗博物馆
契约文书博物馆
石雕
从祖师庙到潞泽会馆仅3.5公里,实际就是从洛阳老城的北关来到东关,行车用时不到一刻钟。与山陕会馆均在后来新建的九都东路上,一东一西成为洛阳城所遗存的两处著名的清代建筑群。洛阳明清时期商业发达,凭借着其“中州”的地理优势,四方商贾云集,其中又因晋商(距离更近)在洛阳商帮居多,山陕会馆是由山西、陕西两省的富商捐资建造,而潞泽会馆则是由晋商中的潞安府(今长治市)、泽州府(今晋城市)两地商人集资所建。主要用于同乡商人传递信息和物资集散,是晋商文化的产物。
潞泽会馆,俗称“东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使用了170多年,民国时期一度改办“潞泽中学”,后来又成为国民党抓壮丁后的集训处,1949年后成为看守所,直到1980年交还地方政府管理。会馆占地15000多平方米,建筑群规模宏大,虽然原九龙壁(照壁)、文昌阁、魁星楼已拆毁,但现尚存舞楼、东西配房、钟鼓楼、大殿及东西配殿、后楼及东西厢房等,建筑面积5010平方米,是中原地区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特别是其建筑装饰十分考究,堪称中原地区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夺目的奇葩。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潞泽会馆建成豫西博物馆,1987年改建为民俗博物馆,是洛阳打造博物馆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据介绍该馆是河南省目前最大的民俗博物馆,内容丰富,基本陈列有信俗、婚俗、寿俗、民间艺术、刺绣五大部分。现有藏品3053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1246件。 2017年为展示收藏的近4万件契约文书,在东侧新建了全国首家“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凭借着这些珍藏,2019年潞泽会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万里茶道”的遗产点之一。
1.
潞泽会馆,位于洛河北岸,需跨过青石桥
2.
国保碑(国五)
3.
门前小河,就是洛河
4.
钟楼,位于山门东侧
5.
鼓楼,位于山门西侧
6.
潞泽会馆山门,为重檐绿色琉璃瓦歇山顶建筑,建筑规格很高
7.
屋脊正中脊刹为节节高升的三层楼,两边有鸱吻吞脊,重檐之上为戗脊兽和各种走兽,上下檐间正中悬匾“悬鉴楼”
8.
山门柱础,为五个狮形兽,而柱子的位置正好在狮身中间,就像狮子驮着柱子,可惜也有部分毁损
9.
山门前立有一对石狮,形象生动。重檐之下为斗拱辅作和雕刻精细的额枋、雀替,木雕有人物、动物、花卉等,均采用浮雕、透雕技法。门楣上嵌石碑,书“山西潞泽会馆,民国卅年,潞安王敬题”,“洛阳民俗博物馆
溥杰题”
10.
山门穿堂而过,过道中有个类似照壁的木屏风,上书“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为北宋苏轼所写,此处似为体现民俗博物馆的“民俗”
11.
山门背面是戏楼,它与山门为一体,这种建筑形式在山西会馆中极为普遍
12.
戏楼正中上悬竖匾“悬鉴楼”,台上横匾“普天同庆”
13. 木屏背面题字“九鼎中原万邦来朝”
14.
彩绘汉白玉石狮,原立于福王府(明末毁)正门前,后流落民间,现移至民俗博物馆陈列
15.
中轴线面对戏楼是大院、月台、大殿
16.
西厢房
17.
东厢房
18.
大殿前为月台,月台正中有一只石刻大香炉,月台前有一对石狮,与山门前一对石狮相似
19.
东侧为雄狮,高髻大波浪,口含宝珠蹲坐于须弥座上,须弥座束腰四面都雕有一个鲜活的动物形象,须弥座上枋之上为浮雕四爪走龙
20.
西侧为母狮,形制与雄狮大致相似,须弥座精雕细琢,两石狮相互对视
21.
大殿重檐歇山顶,琉璃瓦剪边,面阔五间,进深三间
22.大殿正脊中有一金狮,两侧脊饰为云龙,两檐正中悬竖额“光昭日月”,檐下横匾“大圆宝镜”为慈禧手笔
23.
大殿前外檐6个石础,最具特色,是所有整个会馆现存142个石础中石雕最精美的
24.
石础图案由三层组成,上层为二龙盘鼓,二龙首尾相连作环绕状,整体采用透雕、浮雕,中层系六兽钻桌透雕,六兽由幼象、幼羊、鹿、、狮子、老虎、狻猊等瑞兽组成,神态十分可爱,下层为十二覆莲莲瓣纹,每瓣中浅浮雕刻出燕子、蜻蜓、蝙蝠、蝴蝶等花纹
25.
大殿内石柱础,也皆由三层石雕组成,分别雕有各种花树、灵禽、异兽等图案
26. 殿内浮雕“福禄寿”
27.
殿内浮雕“富贵吉祥”
28.
大殿正中神龛,中为关公塑像,左侧为关平掌印塑像,右侧为周仓持刀塑像,潞泽会馆前身就是关帝庙,会馆正殿奉祀关公也正与商帮理念相契合
29.
《关帝庙新建碑文》乾隆二十一年,此碑清楚记述了潞泽会馆建造情况、时间
30.
乾隆二十四年《修建关帝庙潞泽众商布施碑记》,镌刻了参与集资的商人商号及其捐银数额
31.
《山西潞泽众商布施关帝庙香火地亩碑记》,时间看不清,应该也在乾隆年间,镌刻了作为香火钱、庙宇日常开销用的田亩捐赠商号和商人
32.
后殿现在是展厅
33.
后殿两侧也有东西配殿,此为后殿东配殿
34.
寿俗厅
35. 婚俗厅,迎亲用的轿车
36.
婚礼
37.
喜庆音乐班子
38.
洞房
39.
刺绣厅
40.
群塑与实物展
41.
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为青砖仿古建筑,位于民俗博物馆东侧,主要展示民俗博物馆收藏的近4万件历代契约文书,作为国内首个契约文书博物馆,还是值得细看的,只是我们时间有限,仅匆匆浏览了一圈
42. 展厅一部分,一份份契约文书,都是珍贵的历史见证
43.
王氏祖容画像,祖容画像是根据祖辈面容绘制的人物肖像画,通常悬挂于宗族祠堂或居室厅堂,用于对逝去先人的祭祀、追思和缅怀。该幅巨型画像,系王氏家族所有,布质,画工精美,人物众多,自上而下共14代,一般于除夕年夜饭前,将家族中祖容画像请出进行祭拜,落灯后收起
民俗博物馆展品很多,图片我也拍了不少,加上契约文书博物馆的内容,如果发文介绍又要两集,太拖沓了,还是舍去。
明日离开洛阳前去拜谒范仲淹墓。。。。。。待续。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金秋中州游(六十九)祖师庙·洛阳老子纪念馆
后一篇:
金秋中州游(七十一)拜谒范仲淹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