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2017-08-21 08:01:02)
标签:

旅游

西泠印社

印人书廊

印人印廊

吴昌硕纪念室

 
         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深入的研究印学。“印学”是“金石学”中的一脉,“金石”是“印学”的支撑,深入研究“印学”,就要从古今传存下来的金石中去发现汲取养料,才能更好地发展、创新。印社所“保存金石”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金”,以古玺铜印为代表,兼及钟鼎彝器、泉布等铭文(印学博物馆有大量实物);一类是“石”,包括历代碑刻,以及遍布孤山社址的摩崖石刻。
      为更好传承印学,印社内专门建立了“印人书廊”和“印人印廊”,还有“碑廊”和“吴昌硕纪念室”,本集就做一简单介绍。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竹阁,诸乐三篆书,楹联“以文会友   以古为徒”,由丁上左撰写,王个簃行书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印人书廊”(东庑廊)位于竹阁旁,展示丁敬、邓石如等著名印人书法作品17件,由于保护罩有镜框,很难拍好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印人书廊”启功1993年题写(印社建社90周年正式辟为印人书廊),“印人书廊记”钱君匋撰并书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蒋仁(1743-1795),西泠八家之一                    丁敬(1695-1765)浙派开山祖,西泠八家之首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黄易(1744-1802),西泠八家之一              奚冈(1746-1803),西泠八家之一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陈豫钟(1762-1806),西泠八家之一                      邓石如(1743-1805)皖派创始人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赵之琛(1781-1852)西泠八家之一   吴让之(1799-1870)字熙载       陈鸿寿(1768-1822)西泠八家之一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徐三庚(1826-1890)篆书                                   钱松(1818-1860)西泠八家之一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赵之谦(1829-1884)行书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吴昌硕(1844-1927)篆书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黄士陵,字穆甫、牧甫(1849-1908)篆书,晚清印坛“黟山派”创始人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马衡(1881-1955),篆书,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张宗祥(1882-1965)草书,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西泠印社记”早期日本社员河井荃庐撰,其弟子谷村义雄书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这又是一块“西泠印社记”,可惜反光太厉害,根本看不出,只留下了我的身影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印人印廊,(西庑廊)1998年印社95周年庆辟为印廊,展示明清至现代40余位名家篆刻作品47方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齐白石(1864-1957)篆刻作品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黄牧甫篆刻作品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吴昌硕篆刻作品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赵叔孺(1874-1945  上)、王褆(王福庵,1880-1960,西泠印社四位创始人之一   下)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这些篆刻作品,是明清至当代的40余位名家的刻石,由于上面罩了玻璃,我拍得又不够仔细,无法一一对应作者,只能感受一下这些大家的不凡的艺术风采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数峰阁遗址,清光绪三年重建,印社创立之先,同人在此研讨篆刻,实为印社发创之地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碑廊设在数峰阁遗址旁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1881年刻彭玉麟绘“西泠红梅碑”(左),1879年刻《重建数峰阁碑》(右)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1622年刻《古长生庵碑记》(左),1776年刻《重浚西湖并复柏堂竹阁记》(右)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1912年刻《杭州知县布告》和1922年刻《浙江省会警察厅布告第一二八号》(双面碑、左),1815年刻《疏湖记》(右)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观乐楼,吴昌硕曾在此小住,自1957年起辟为吴昌硕纪念馆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吴昌硕纪念室”,匾额由吴的弟子、印社第四任社长沙孟海题写,楹联:劚云起高阁  叠石跃流泉,韩靖庵书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一楼正中安放吴昌硕先生半身铜像,像高85厘米,由日本雕塑家西常雄于1980年创作赠送的,基座为110厘米高的石座,基座正面竖有“吴昌硕先生像”。像上方为沙孟海书“一代宗师”横匾,楹联“印讵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为吴昌硕撰,诸乐三篆书,反映出吴昌硕的自谦美德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前言一,介绍吴昌硕生平和业绩;前言二后人对吴昌硕的高度评价,因而从1957年始建立了此纪念室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吴昌硕1844年9月12日出生于浙江安吉鄣吴村,父亲吴辛架咸丰时举人,17岁太平天国战乱,全家9口仅剩父子两人,5年耕读,后经学官催促应试考中秀才。26岁至杭州师从俞樾,学小学和辞章,游学于苏、杭、沪等地,结交了多位金石学家和书画家,广见博闻,奠定了以后全方位发展的基础。后曾佐吴大澂北上御日,被保举出任江苏安东县令,到任一月即辞官而返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吴昌硕中年时,诗、书、画、印已为艺坛所称赏,声名远播海外,1913年被公推为西泠印社社长。1923年《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将被卖国外,吴与印社同人奔走呼吁,募得八千银元巨款赎回碑石,得以在印社筑石室永久保存。晚年寓居上海,往返沪杭,艺术活动频繁,奖掖后学,培养人才,门生弟子众多,赵云壑、陈世曾、王一亭、王个簃、潘天寿、沙孟海、诸乐三等等,1927年11月29日,突患中风,在沪寓所辞世,享年84岁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吴昌硕善书各种书体,以篆书、行草为主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吴昌硕自称50学画,是谦称,实际是对其30岁至50岁期间的画作不满,在画坛留下许多佳作,特别善画梅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吴昌硕少年即喜作书,印刻。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也受“皖派”的影响,博采众长,终就大成

人间天堂杭州游(五)西泠印社(下)
吴昌硕“诗、书、画、印”四绝,“一代宗师”当之无愧
 
      西泠印社不仅园林景观秀美,其承载的中华文明的内涵,确实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到杭州游不到西泠实在是太可惜了!
      我还参观了“中国印学博物馆”。。。。。。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