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畅想

崔健是中国摇滚的首创者,我赞赏他从“一无所有”开始吼歌:“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老聃也是从“一无所有”开始的,他曾为“一无所有”大唱赞歌。他的《道德经·第一章》就说了:无,天下之始;常无,以观其妙。或者说,无就是妙,而无和有的同一,就是玄妙。
《道德经·第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车轮以30根幅条固定着轮毂,正因为轮毂中间的“无”,车轮才有用;和土制作器皿,正因为器皿中间的“无”,器皿才有用;开门凿窗建造房屋,正因为房子中间的“无”,房屋才有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人们享受着“有”的便利,却不知正是“无”在发挥作用——瞧瞧,不仅仅是“无”中生“有”啊,“无”简直就是“有”的命根子。
最近,刘德记转发了一篇好文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第三工程局的一名子弟用“血”写的,文章提出了一个问题——对于十三亿老百姓来说,国有企业乃至国有资产的“有”或“无”的问题,以老聃的智慧可能刚够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相当一部分所谓国有企业与国有资产,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无”,因为它的权益和收益已经沦为“行业所有”,而行业沦为“寡头所有”。就像此文揭开的表象,电网、煤矿或其它矿山、油田、铁路……本是“农工阶级”用血肉筑成,现在已经沦为“闲得冒泡、富得流油”的“老板们”的聚宝盆、摇钱树(例如,位于武汉的某别墅小区就是“××电网”部分“干部职工”“一人分配一亩地”之后,“自费”建设而成)。对于十三亿来说,电网这块国有资产是“有”?还是“无”?
http://s4/middle/4cbcc260x93e1b8c4d953&690
http://s13/middle/4cbcc260x93e1b98fa55c&690
http://s6/middle/4cbcc260x93e1bb129a0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