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公司调研张裕獐子岛栖霞建设 |
分类: 他山之石 |
韩广斌
4月11日 星期三
4月12日 星期四
张裕2006年股东大会
地点:张裕博物馆
时间:上午九点
人物:老板孙利强、总经理周洪江等
问:公司冰酒项目进展如何?
周:去年在辽宁收购的冰酒项目和加拿大的项目都是优质资源,目前全世界冰酒产量是2千吨。张裕达产后是1千吨,今年计划300吨,一季度进展不太理想,但我们有信心完成全年任务。
问:2008年50亿世界十强的目标如何实现?
周:这是集团的目标,不是股份公司的,应该能够达到。
问:我们的产品积压如何解决?
周:首先不同意你的观点,我们是以销定产,超过一年的才是滞销,我们在全国有29个仓库,严格意义上没有积压。
问:冰酒这么大量,品质能行吗?
周:冰葡萄很讲究地理环境,需要一定的湿度,不能太冷也不能高温,在我国东北比较适应,而且我们的人工成本低,在-20℃以下时可人工埋苗,品质达到或超过了西方国家。
问:今年葡萄酒好象低于平均水平?
周:因为数据统计不一样,我们的数据还是高于平均数的,平均约是15%,我们是20%的增长,加上产品结构的调整、管理、营销费用的控制,我们的利润增长会高于主营的增长。
问: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如何?
周:国际化是全方位的,包括市场、人才等,理想比例内外销是1:1,坦率的说很难达到,我们主要还是立足国内市场。
问:原料有保证吗?
周:我们在宁夏、陕西又新建了原料基地,原料是有保证的,我们的基地原料供应比例在同行中是最高的。
问:在重庆张裕好象卖不过长城?
周:不只是在重庆,在全国许多地方我们都落后于竞争对手,我们从来没有说过长城落后于我们。一个行业的发展需要一些大企业的推动,有竞争是好事。
问:公司的销售如何推进?
周: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我们会拓展多种营销渠道,如整桶销售等。某些酒店要100万的入场费,我们就要算投入产出比,不划算就不进,也有许多地方不需要这么多钱。质量才是根本,我们的许多质量指标是世界领先的。
问:今年的成本如何?
周:会下降,因为是葡萄大年。
问:白兰地、味美思如何?
周:长期来看葡萄酒的增长总有一天会放缓的,那么这些就是补充。冰酒其实也是补充,不是主打,还有保健酒等。公司主打产品是干红。
问:如何看洋酒冲击?
周:首先我们不打价格战,要树立自主品牌,我们还是有信心的。
问:和卡斯特的合作前景如何?
孙:我们是互利合作,他有他的优势,我有我的优势,不存在谁吃亏谁占便宜的问题。 从交流中还得知公司今年一季度的任务完成的不错。公司在发展上资金也没有问题。
感想:公司还是不错的,未来几年净利润增长会高于主营增长,就是股价高了点.
4月13日 星期五
4月14日 星期六
4月15日 星期日
4月16日 星期一
獐子岛2006年股东大会
人物:总裁吴厚刚 董秘迟飞跃等
问:公司为何刚募集了资金又向银行申请5亿额度?
吴:目前没有实质资金需求,只是为了将来需要做的准备。我们将来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问:虾夷扇贝(以下简称扇贝—就是广东人吃的元贝)的市场份额是多少?
吴:去年销了4个多亿,约占市场接近40%。
问:扇贝的近几年采收面积是多少?
迟:2006年是13万亩,2007年是23万亩,2008年计划30万亩,是轮作的一种状况。因为扇贝的成熟期是2—3年,寿命是4—5年。
问:未来价格趋势怎样?
吴:因为供应增加,能稳住就相当不错了,我们的毛利率非常高。
问:将来公司有扩充潜力吗?
吴:海权没有问题。长海县的县长和县委书记都来了,他们是大股东,非常支持公司的发展,现在公司有60万亩的水面,不够可以再增加,主要还是根据市场的产销平衡来定。
问:扇贝有天敌吗?
吴:有,如海星之类,我们一直专门有人负责对天敌的跟踪研究。
问:公司有风险吗?
吴:由于是在十几米的海域底播,目前看不到什么风险。
问:为何去年净利润增长少于主营增长?
吴:主要是加大了市场营销投入,以前我们是坐商,现在是行商,加大了品牌推广力度,海鲜活品的品牌落地有难度,我们每天要销40万只扇贝.
问:内、外销比例多大?
吴:内销约3/4,都是活品,以广州的销量最大,我们会加紧开拓北京等主流城市。外销约1/4是冻品,毛利率很低约5%,受汇率影响很大。出口主要是为了扩充营销渠道。
问:大商旗舰店的服务很差,海参销量还不如棒锤岛的1/3,不像话,为何?
吴:接受您的批评建议,服务是我们今年抓的重点,保证一个月之内给您答服。
感想:獐子岛背靠长海县丰富资源,其扇贝如果能在全国打出独特品牌,其前景还是喜人的,目前对其管理层的管理能力还有待观察。长海县在大连东部黄海区域,有几十个大小岛屿组成,是海水养殖的天然基地,獐子岛可能是唯一值得跟踪研究的养殖类企业。
4月17日 星期二
4月18日 星期三
栖霞建设2006年股东大会
地点:南京龙蟠路兴隆大厦
人物:老总陈兴汉 董秘张建优等
问:东方天郡的毛利率为何只有5%?
陈:那是保守的做法,把几年的一些费用都加进去了,今年毛利率就高了。
问:今年结算多少?
陈:25亿左右,已经足够30%的增长了,没有必要太急,实际上未来公司3年的增长是很有保证的,在2005年的基础上5年3.5倍是目标。
问:今年会融资吗?
陈:会,可能会发转可转债。
问:公司未来发展计划如何?
陈:今年计划拿120万平米的地,大多是城中村改造项目,我们是市政府控股的企业,是大儿子,今年有6个项目要投,我们会有优势。
问:和大公司比我们有何特点?
答:相比万科、金地我们对南京更熟悉。金地去年拿了块地,不计成本,楼面地价5800元,现房成本将达1万元,周边楼价才7、8千,它是有一定风险的,南京市民买房不好忽悠。我们相同的地块拿地是2200元,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实际上有时地拿多了代价太大也不是什么好事。
问:增值税的影响?
陈:基本没影响。
问:拆迁项目有难度吧?
陈:我们有经验,有专门的拆迁总监,万科没有这个职位吧。
问:公司傍大款的进展如何?
陈:我们一直在做,大股东今天还给我们介绍了几块地,和无锡国联合作进展也很好,它有几个棉纺厂,将来都是很好的开发地块。
问:集团会整体上市吗?
陈:集团有些资产,可能会考虑装进来。
问:南京的房价怎样?
陈:会稳步上涨,趋势会放缓。
问:怎么看新城?
陈:他们品牌比我们差远了,主要是这几年在常州很便宜的拿了些地,到南京它就不行了。
感想:在陈总的领导下栖霞无疑是个好的区域性龙头,公司品牌不错,员工也敬业,但是其团队的持续能力我们还有待继续观察。 在栖霞碰到了新同方的青年才俊刘铁夫,大家一见如故,聊的投缘,铁夫接着要去新城,新城刚好也是我的持股之一,很想跟他一起去,只是出来久了,有点累,也有点想家了,只好等开股东会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