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回来,便是过年的意义
标签:
杂谈情感图片 |
分类: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

正月十五那天,又是一阵阵密集的鞭炮声和绚烂的烟花,然后这个年就算过去了。人们总是习惯以庆祝的方式告别,中国人讲究辞旧迎新,好像旧的就不值得留恋,新的就一定能带来好运。
毕淑敏说:不管位于生命的哪一个季节,年都是值得善待的。成长会一直持续,直到苍茫一刻。无论3岁还是81岁,年都是平等而吉祥的,不同的只是我们的心情。
年前,我和夫身体状态和心情都不错,我们俩把家里来了个大清扫,边边角角、嘎嘎拉拉,都收拾到了,干了好几天,因为要迎接女儿回来,有一份殷殷期盼,并不感到怎么累。今年是女儿的本命年,我给女儿买了带有百福字的红色床单和枕巾,红色家居服,还有一些红色的日常用品,有红色护佑希望女儿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好运一直伴随着她。
我自己36岁本命年,春节的时候,从里到外给自己置办了红红的保护层。但女儿说今年是青蛇年,属蛇的人适合穿绿色,我查了下,的确,网上说2025年青蛇年穿绿色既符合五行相生的原理,又能体现属蛇人的个性特点和文化寓意。因此,穿绿色成为了这一年的一个流行趋势和吉祥之选。但是红色一直是“中国年”的主色调,它在民间象征着驱邪、吉祥和好运,所以都没有错,红色和绿色都要穿。
时间过得真快,翻开我自己的书第一篇写的就是自己36岁的《本命年》,那时我对自己的容貌产生了很大的焦虑,生怕自己会像花朵一样,一夜间就枯萎了。36岁的女儿,也像我一样说自己老了,我看她分明还是个孩子,像个大学生一样,怎么就老了。女儿却说我很年轻,让我把脸上的胶原蛋白分给她一些,如果可以,拿去什么都可以,只要给自己的孩子,妈妈什么都舍得。
我是那种看自己的孩子从头到脚都喜欢的不得了,看不得她受一点委屈的母亲。一看到有人说母女一场就是要学会“离开”,我就不能苟同。人生苦短,如果可能,我希望尽可能的离孩子近些,尽可能的多一些彼此相伴的时光。想想这一生,最值得留恋的就是真挚的亲情,尤其是母女之间的情感,那是千丝万缕的因果,千丝万缕的牵绊,它像丝线一样深深地织进了我们的生命中。
所以过年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孩子回来。这个年过的是最为清闲,姑娘和姑爷只要回到吉林,基本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女儿婉拒了所有的聚会,就想在家多睡睡觉,好好休息休息,多和爸妈待会,吃点爸妈的味道。我们这个年纪更是早就看透了聚会的本质,所以我们一家三口待在家里,过了个无比安静自在温馨的年。年轻人总是觉不够睡,我们每天都是让女儿睡够了再起来。然后一起看电视追综艺,一起家里外面的吃美食,一起看电影,一起逛街。我们俩是时刻粘着女儿,陪伴着女儿,都特别珍惜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我们仨每年过年都一起追一部电视剧,今年女儿选了档综艺节目叫《现在就出发》,是沈腾和贾冰,带领几个年轻人旅行、做游戏、做饭的内容,有两个喜剧大咖坐镇,那真是笑料不断,我们仨很多时候就是在这种欢声笑语中度过的。女儿回去,还剩几期没看完,女儿问我怎么办,我说各看各的呗,女儿却说等下次相聚的时候再一起看。突然感觉女儿痴迷的未必是这个节目,而是和爸妈在一起的那种欢快和谐的氛围。
有天我们仨看北京电视台的春晚,有个节目是给在工作岗位上的人送饺子吃,那画面很感人,有人说母亲已经不在,再也吃不到妈妈包的饺子了,我和夫都突然泪奔,夫去卫生间掩饰自己的难过,他是想起了刚刚过世的父亲,我想到的是我的父亲和母亲,我们一家人都特别爱吃饺子,总是包上满满一大盆,上顿下顿的吃,也不觉得腻。我对女儿说,你现在是最好的时候,爸妈都还年轻健康,回到家什么都不用你干,每天起来饭菜准备好,多幸福啊。
前几天做了个梦,罕见地梦到父亲和母亲了,母亲走后几乎不来我的梦里,偶尔梦到母亲都对我特别冷漠的样子,这次也是。梦里我们一家人都在,父亲、母亲、夫、女儿,甚至还有外婆。但那个梦不好,是母亲生病的事,醒来后让我很不开心,难过了好半天。年前,给父亲母亲外婆送了纸钱,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过个好年。愿人世间所有离别的都不过是暂别,愿我们还有重逢的一天,还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这个春节台湾艺人大S的猝然离世,让人感到震惊不已。48岁的年纪,一场感冒就夺去了性命,人的生命真是太脆弱了。尤其是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从此没有了妈妈,有妈和没妈,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人生无常,衰老和逝去在步步紧逼,我们要善待自己和家人,想做什么条件允许就赶紧去实现,不要想着来日方长,因为时间越来越少,还是好好的珍惜当下。
我嘱咐女儿女婿,健康是第一位的,工作是第二位。人生就是充满了悖论,有得有失,对任何事都不必过于执着,一切顺其自然。女儿是初十一回去的,她们单位晚几天上班,正好可以在家多待几天。否则年就太匆忙了,即使这样,也觉得年过的太快了,还没有和女儿待够,她想吃的东西还没来得及都吃上一遍,就不得不回去了。女儿不像别的孩子,她是格外迷恋家乡,选个首饰,也特意回来买,说是只有大吉林的东西才能护佑她。她的愿望就是,等到财务自由了,要回家乡躺平。年前和朋友聚会说起这事,朋友说你姑娘才是活通透了。
女儿回去那天,姑爷来家接的,走之前就哭了一场,下楼的一瞬那依依不舍的小眼神儿,像是我们把她送了人,强行被人带走了似的,好心疼,关上门,我也忍不住抹起了眼泪。小红书上看有很多人写东北孩子回家过春节离家时的那种难过和不舍,孩子哭,父母哭,都是那么的舍不得,无奈家乡的经济状况和工作机会,都不如一些大城市,只能是背井离乡去异乡打拼漂泊。有人因此许愿,要振兴东北,每天回家吃饭,我也盼着那天,女儿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在爸爸妈妈身边,让我们不再经受离别之苦。
正月十五那天看女儿发朋友圈写道:半天假期,排上了想吃很久的大吉利火锅,吃了桂花味汤圆,逛了个不算大型的灯会。今年算是体会到了小红书上常说的“东北孩子节后返工北上广京津冀”的复杂心情,但我始终坚信,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强大,所有的启程都是为了更长久的团圆。愿平安,多喜乐。
好友过年去和远方的女儿团聚,离别的时候,看她发抖音说:美好的相聚总是那么短暂,随着飞机起飞心也空了,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粘着孩子,依赖孩子,想念孩子!老了的标配。
是啊,人生总是有太多的无奈和身不由己,即使有万般不舍,孩子也得回去工作,那是她安身立命之本。有人说,一个人的体面,是工作给的。一点不假。它既能让我们养得起自己,也能让我们实现自身价值。女儿说她过不了那种不上班在家带孩子的生活,她要走大女主路线。我支持女儿的选择,这一生只要能按自己的意愿活着,就没白来人世。
年前,女儿跟我说就盼着回家过年,越是临近放假越觉得时间过的好慢,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回去后女儿又说,年前还有期盼,现在只剩下等待了,还要再等上三百多天,好难熬。我安慰她说,你想爸爸妈妈,我们随时可以去。
孩子一回去,我也有说不出的失落和伤感,得马上找点事情来平复一下心情。正月十四那天,我和夫去玄天岭和北山拍照,已经感受到了春天正呼之欲出。我是个怕冷喜热的人,一到冬天就萎靡,到春天和夏天就情绪高涨。春天来了,我们正计划着新的出发。春节期间体重没什么大的变化,就一直偷懒。接下来,准备把运动提上日程了,我是那种生命在于运动的人,只有在运动中,我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蓬勃。
窗外还有稀疏的鞭炮声,看来有人还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这个年代,吃穿不愁,年,其实对我们已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如果一定要说,孩子回来,便是过年的意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