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寻根
标签:
旅游情感图片杂谈 |
分类: 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 |

海城,是本次旅行的最后一站。去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人说,那里的出租车不打表,随便要价。心想,现在还有这么混乱的地方吗?
果然,出了站台,外面停了很多出租车,我们走向一辆,司机问我们去哪里,我们说了酒店的名字,司机说20,夫说打表呗,司机说打表你不合适。还有这事,一寻思,也没多钱,就不计较了,天都黑了,还是赶紧走吧。
司机人还不错,一路都在给我们介绍海城,下车还帮着拿行李,告诉我们去哪里吃饭。入住后我们去司机说的酒店对面的那条街吃饭,看有个汕头牛肉火锅很火,突然感觉胃很空,想大吃一顿。那家店不但味道不错,服务也是相当的热情周到,那个男服务生认真地给我们示范肉下进锅里几秒钟入口最佳。算是找对了地方,有了之前在沧州那些不愉快的经历,突然感觉海城人还是很温暖朴实的。
海城,可谓是夫的寻根之旅。前段时间公公过世,夫想念父亲的心情无以排解,便想到他的老家看看。的确,中国人讲究寻根问祖、追本溯源,那是一份难以割舍的情结和精神依托。那里的苗罗村是公公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公公在世的时候也想带他回老家转转,但他年事已高,没有了那份心力。这次夫带着父亲的灵魂来落叶归根、认祖归宗,回来看看家乡的山水,找寻自己的根脉。
我很羡慕夫还能找到父母的老家,我却无处寻觅自己父母的故乡。父母健在的时候,我没有问过他们年轻时候的事情。他们也说过一些,只是那时我太年轻,完全不懂珍惜。现在想念父母,只能到他们的墓前求得内心的慰藉了。
第二天我们滴车去公公的老家苗罗村,大约20多公里,司机师傅依旧很热情,跟我们聊了一路,给我们讲述了海城牛庄馅饼是如何出名的,还告诉我们谁家是正宗的。司机一直给我们拉到了村子里,那是一个不大的小村庄,横竖几条街,有几家先富裕起来的盖了二层小楼,大多数还是普通的平房,村外有一片田地和山峦,以及不远处的海城河。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已被商业开发过的古村古巷,像这种纯粹的小村落,还是很少见。可能是天冷的缘故,外面几乎看不到什么人,使整个村子显得空寂与荒芜。而喧嚣总是对应着浮躁的心境和过度商业化的急功近利,这才是一个小乡村的真实样貌,让人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和亲切。
我们在村子里转悠,不知道哪里是公公小时候的家,但那小街小巷他一定是玩耍过。公公是个苦孩子,自幼丧母,可以说是靠吃百家饭长大的。他上学时,好不容易有个亲属给他做了一双新鞋,因为到学校的路太远,他总是先光着脚走到学校附近才舍得把鞋穿上。公公虽然年少时吃过不少苦,但身体素质却非常好。公公工作之后又去当兵,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招录的空军第三批飞行员。
我们用手机拍摄记录着那里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有个老人出来问我们找谁,夫说这里是父亲的老家,父亲刚去世,就是过来看看。老人便与我们唠起了这个村子的前世今生,没想到的是这里还住着公公的远房亲属,那时正是中午,多年不联系我们也不便打搅人家,只是按着老人的指点,过去看了看,然后就离开了。
苗罗村交通不是很便利,回去的时候,既没有出租车,也打不到滴滴,只能在村口等公交。等了一会,来了一辆中巴,上了车跟司机说我们要去哪,司机告诉我们还得倒下车,到地方告诉我们。车开到一个站点,司机告诉我们去坐那辆车,我们便无缝对接到另一辆公交,没几站就到了我们的酒店。
想着要去吃牛庄馅饼,正好酒店旁边就有一个网红店,里面人很少,我们点了牛肉圆葱和猪肉芹菜两种馅饼,一碗羊汤、一个凉拌菜和两瓶啤酒。牛庄馅饼确实好吃,皮薄馅大,松软可口,我们又吃的心满意足,似乎得到慰藉的不仅是口腹,还有内心。回酒店夫发了个朋友圈,不曾想被前面说到的在绍兴遇到的那个海城朋友看到了,他打电话非要来请我们出去吃饭,我们说已经吃过了,好说歹说才阻止了他过来。
通话的时候夫无意中透露了我们住的地方,没想到不一会儿海城的朋友又来电话,说让他的侄子给送水果来了,已到酒店楼下,真是盛情难却啊。夫赶紧下楼,并带上一瓶我们在沧州买的白酒,来而不往非礼也。他的侄子竟拿了满满三大兜的水果,有海城特产南果梨,有香蕉、水晶橙,而且说什么也不肯要那瓶白酒,夫追出去,他的侄子早已跑远了。真是太让人感动了,这年头即使是亲戚朋友,也未必如此的真诚和实在。何况,我们只是萍水相蓬哪。
我们的生活里总会有一些毫无来由的相逢和离别。这两人是一开始就感觉彼此投缘,所以才有了以后的交集。这个海城兄弟,是个长跑爱好者,他不但在中国跑,还全球跑。最近看他去了新加坡、厦门跑马拉松,热衷长跑的人一定是生活的强者,他们自律、坚韧且平和。希望海城的兄弟也来我们的城市跑一场马拉松,到时候请他吃我们大吉林的烧烤,也感受一下吉林人的热情。
旅行本身就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一切都是未知的。旅途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的人和事,有好有坏,都得学会接受和面对。离开海城的时候,遇到的也是一个热心健谈的滴滴司机,他说十多年前,海城的西柳服装市场曾经火爆全国,那时这里商贾云集,海城也因此热闹过,但是现在海城萧条了,已不复当年盛景。海城,这次却让我们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温暖。海城人的热情、质朴,让人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我们这次旅行去了10个地方,我写了11篇游记,一个总的,再就是一个地方一篇。感谢文字,它得以留下标记,让我们随时能看到、记起自己的每一次旅程。如果没有写过,照片中的这些旅行、过往、日常,将在时间流逝和记忆消退之后无处寻觅。写这些游记,也使我在一年的尽头有了一种沉淀和安然的心境,我喜欢自己的这份笃定和淡然。
马上春节了,我也该放下键盘,打扫厅堂,准备迎接孩子们回来过年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