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西安

(2023-09-25 17:22:09)
标签:

旅游

情感

图片

杂谈

分类: 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
2023——西安

说好了写完贵州,就写接下来的旅程。本来一个流水账式的长文合集已经写好,涵盖了西安、延安、河南的全部行程。但我的稿件审核,夫在读完这篇稿件之后,直接给枪毙了,说纯属糊弄,写作水平简直就是断崖式下降。 

开始我还不服,又偷偷审视了一番后,还重温了一下自己的书《岁月沉香》,突然感到了羞愧,不由感慨,前后文真不像一个人写的,还怪别人说吗。 

上班的时候从事的是文字宣传工作,每天都有特别好的写作氛围。那时我的办公桌上堆的都是报纸、杂志,每天再面对网络,各种关于文字的信息不断涌来,所以无论自己写什么都是驾轻就熟,信手拈来。我常常是写完工作上的正稿以后,开始写自己的东西,但这并不是我开小差。是因为我们每个月单位在系统内的上稿量都要排名,不仅是新闻、专题稿件,也包括副刊,一旦被报纸、杂志、网站采用,都算在其中。所以我就发挥特长,经常写些文学类的稿件,这样可谓两全其美。 

有一段时间,我还进入了一个博客圈,文友们比着写,然后互相鼓励支持,我的《西行漫记》系列就是那时候完成的,几乎是每两天一篇,而且质量也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可是自从退休以后,好像突然缺少了这样的动力和环境,虽然有大把的时间,却缺少自我约束力。每当旅行回来,游记还是要写的,只是也就是个备忘录,根本无心认真雕琢。所以文章是越写越水,还经常拿自己老了来开脱和自我安慰。今年的贵州行,整个贵州只写了一篇,浮皮潦草,点到为止。 

这次又把西安、延安、河南,汇聚在了一篇里,遭到夫的强烈反对,我痛定思痛,决心沉下心来,把这次旅行,像过去一样掰开来写,一个地方一篇。这个《2023——西安》,算是第一篇。 

从贵州回来,在家休整了20天,我们又再度出发了。 

首站,西安。13年前为了一次亲情之旅,顺便也游历了西安,那一次去了骊山、兵马俑、大雁塔、钟鼓楼、古城墙、回民街,这次主要为打卡西岳华山,弥补13年前到西安没去华山的遗憾。13年前之所以漏掉了华山,是因为我对这座山的畏惧,感觉那是一个我无法攀登的险峰,但是夫却对华山一直念念不忘,在他的怂恿下,这一次也鼓足勇气,亲近一下华山。 

我们先是从长春龙嘉机场飞到咸阳机场,然后再坐了一个多小时的机场大巴到达的西安。依然是预定了火车站附近的宾馆,安顿好之后,去了曾经让我们撑破肚子的回民街。西安除了它厚重的历史之外,那里的特色美食,也让我印象深刻。那一次我们在回民街差不多六进六出,先后吃了贾三灌汤包子、德长发饺子、平娃烤肉、红红酸菜炒米、biangbiang面、一分利面馆……,依然是兴致昂然、意犹未尽。 

这么多年过去,回民街依旧火爆,那里游人如织,各种美食诱惑着人的味蕾。但是我只吃了自己最喜欢的肉夹馍、凉皮、还有biangbiang面,就已经有了饱腹感,夫也是几大串羊肉串下肚,就喊着吃不动了。不禁感慨,真是岁月不饶人啊,跟13年前相比,我们已经没有了那么旺盛的食欲,现在感觉胃越来越小,吃点儿东西就饱,以前在饭局上能打两个回合,现在一个回合就败下阵来。且吃饱就困,一困就乏,恨不得立刻倒下就睡。所以,旅游要趁早。 

懒洋洋的往回走的时候,在街边的一个携程门市店报了个华山一日游。很宽松的那种,也就是坐着他们的旅游大巴去,有固定的导游,然后门票、缆车、景区大巴等的费用,他都替你买了,然后自由上山。回来的时候没有统一的时间,山下有很多的大巴,坐满就走,只要能赶上最后一班就行,主要是图一个省心。 

但我们不是去挑战华山的,我们只是仰慕它的名气,也是为了集齐五岳。“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中岳嵩山之峻,北岳恒山之幽,南岳衡山之秀”是闻名全世界的风景。人们这样形容五岳:“恒山如行,华山如立,泰山如坐,衡山如飞, 嵩山如卧”。千百年来,皇帝在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这里修行念经,善男信女在这里烧香许愿,名人雅客在这里赋诗作画。文人墨客登五岳后,发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慨叹。 

我们是199630岁的那一年登的东岳泰山,然后2002年女儿小学毕业的时候又第二次登泰山,我们是在人生的某个节点,把泰山作为一种象征,而一去再去的。20188月的山西自由行,去了北岳恒山,感受到了它的清静之美。然后202010月跟团去胡杨林,又到了恒山脚下。201910月去长沙的时候,到的南岳衡山,体验到了那里香火的旺盛。这一次登完西岳华山,我们还将去郑州的少林寺,领略中岳嵩山之峻。自此,五岳就全部打卡完毕。 

30岁时靠自己的脚力爬上泰山比起来,我们早已没有了那份勇气。导游一再地讲,这一次不可能把华山全部游完,去哪个峰、采用哪种形式上山,自己选择。我们选择了最美西峰和最高南峰,得先坐景区摆渡车,再乘缆车上山,然后西上西下。摆渡车在景区外绕了近一个小时,才到达索道中心。华山西风大索道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条单线循环脱挂式索道,索道长4211米,高894米,单向运行大约40分钟左右。 

坐过很多次缆车,但是像华山这样长这样高的缆车,还是头一次,坐在上面真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但紧张也就是一小会儿的事情,很快就习惯了那个高度和处境,忍不住的前后张望起来。坐在缆车上,感受到的是华山的壁立千仞、峻峭挺秀,放眼望去,满山的险峻,华山的植物并不怎么茂盛,它吸引人的地方应该就是它的险。就像大巴司机说的,想要看美景,别来华山。 

看资料记载,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但是,古代没有缆车,该怎么爬上去,要历经多少艰辛和危急,真是不敢想象。 

西峰海拔2082.6米,华山主峰之一。西峰为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代表,又因峰巅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古代文人称其为莲花峰。这一次出行与前两次相比,体力明显恢复了不少,即使是面对以险峻著称的华山,也没怎么畏惧。来游华山的,还是以老年人居多,看他们吃力爬山的样子,不由的想到自己的老年。不过还好,现在我们还能很轻松地跑到他们的前面。 

西峰极目远眺,四周群山起伏,万物渺小,置身其中,所有的杂念,一扫而空。宋名隐士陈抟在他的《西峰》诗中就有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的名句。西峰上景观比比皆是,有翠云宫、莲花洞、巨灵足、斧劈石、舍身崖等,并伴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尤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流传最广。峰上崖壁题刻遍布,工草隶篆,琳琅满目。 

南峰海拔2154.9米,又叫落雁峰,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西峰南崖有山脊与南峰相连,脊长300余米,石色苍黛,形态好象一条屈缩的巨龙,人称为屈岭,也称小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往上爬的时候并没觉得有多险,但是前些天我在头条上亲眼看见一个人登这段山的时候,因为没拉住两边的铁链子,而一下子掉了下来。我们去的那一天,气温高达零上28度,在山上并不觉得有多热,是很舒适的感觉。登上南峰绝顶,着实让人兴奋,立即就感受到了“天下名山众,华山最险峻”的意境。 

来到华山,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的“华山论剑”,这是指在华山北峰的一次比武。所以据说金庸“华山论剑”的真迹在华山最为凶险的北峰。但华山却到处都有“华山论剑”的复制品,人们依然兴致勃勃地排队在这四个字前拍照,并都要摆出各种舞剑的姿势。我也不能免俗,假模假式的在“华山论剑”前摆了几个pose,在挂满祈福红布条的南峰许了愿。虽然此行没有去最险要的地方,但下山的时候还是有小小的成就感,毕竟我们刚刚登过的是我曾经无比畏惧的华山。此次,华山之行,也算是圆满了。 

回家之后,又看了遍老电影《智取华山》。真是敬佩我们的人民解放军,1949年,在解放大西北的战役中,国民党残余势力逃上华山,在山口要道设下重兵,企图凭借天险负隅顽抗。解放军侦察兵经过艰苦的努力,一路上攀悬崖、登峭壁,飞渡天桥险境,趁夜色摸上北峰,突袭守敌。之后与大部队汇合,合力攻上西峰,全部歼灭敌人。《智取华山》电影与史实,是基本一致的。影片中八勇士也是确有其人,战后,此次作战的指挥者侦察参谋刘吉尧被授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其他七人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夫说,以后到西安还要去华山,要把剩下的三个峰全部登完。华山不仅险峻,作为天下道教名山化身的文化底蕴也是非常的深厚。或许只有沉下心来,慢慢的游历,将身心全部沉浸在华山的浩瀚气势当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独有的气质和神韵。 

游完华山,在西安又多呆一天,想再去古城墙看看我喜欢有城墙护佑的城市。相比兵马俑,西安的古城墙是一部活的历史书。无奈天气不作美,天西安是重度污染,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沙尘之中。那几天,受冷空气大风影响,一场大范围的沙尘天气正在影响全国,真是无处可逃啊。现在不仅全国,乃至全球越来越频繁的这种沙尘和雾霾天气,着实令人堪忧。那样的天气让人睁不开眼,也张不开嘴。即使戴了墨镜,眼睛里也进去了好多的细沙,以至于回来之后眼睛还难受了好长时间。

那一天大概是因为天气太恶劣,城墙游客不多,黄沙漫舞之下,也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几千年前那些金戈铁马的激烈场面。五一的时候,看到西安古城墙上人满为患,再看我们在城墙上拍的照片,简直就是独享的感觉,心中对吃土的经历便不再那么耿耿于怀了,似乎还略有安慰。 

从城墙上下来,我们还去了非遗文化民俗街永兴坊,本想在那里吃点儿饭,看了几家店,都没有吃的欲望。最后回到宾馆对过的魏家凉皮,西安的老字号品牌小吃,环境不错,食物也做的精致,且很和我的胃口,我们在那连吃了三顿。 

千年黄土,十三王朝故都。现在西安的旅游是越来越发达,它是“无韵之离骚,流动的博物馆”,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文明的朝圣地。西安钟鼓楼的墙上写着一句话“每一个前往西安的人,内心都有一个长安梦”,我们也还会去西安,因为那里有读不尽的历史,数不清的传说,说不完的故事。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2023——西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2023——延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