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对的理念
(2024-01-17 13:03:54)
标签:
金州hnlk本质 |
分类: 文 |
最对的理念
2024/1/17。12.27
柏拉图有个看法,认为存在个理念,其他都是理念摹本,努力达到理念。如,床,有这么一个理念,所有的床都在趋向理念。也就是他认为有最对的,完美的,无法达到,但趋向。这个观点挺有意思的。至少很有趣。
福楼拜教导莫泊桑,说每种描述只有一个准确的词语,具体什么个情况就不清楚了,作品翻译过来的。
都算是认为有个最对的,最好的,因为这个无法存在,就是个理念。
用这种看法看,所有都有一种最好的理念存在,趋向就更好,偏差就更坏。
语言,存在,各种。
人们的探寻最好,就是在趋向这个理念。
诸多的理论思辨,就是在辨明这个理念。
为什么西方哲思非常推崇柏拉图,就如柏拉图这个理念的提出,让一切哲思都有了方向,要找寻各种存在的最好的理念,然后让存在趋近这个理念,就是,去实现,去建设。然后就,越来越好了,走向更好了。
这种思辨出来的理念,还挺多的。所以很多好坏,区分也很明显。
举些简单的例子,如,富比穷好,更大的扩展了人,增加了人的实现,即使是善意的帮助他人,当然这也不是说最富才好,存在往往是平衡的,就如特别富的也特别忙,甚至理性的实现度太高,人性的存在就可能很低。另外的话了。就是从理念谈,富比穷好,所以才有诸如各种富论,富裕繁荣之类的思辨著作。这就不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种思考在理念下,思辨下,是完全无法存在的。孔子是个梦想家,过度重视捆缚精神,弱化而带来一种他所谓的安宁,结果人不仅连物质也困乏,连精神也渺小了。失去未来和希望。认为思想建设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造成很严重的问题。这边古代算是兴盛的朝代,汉唐,都是推崇道家的,道家虽然也不具有思辨,但具有一种人性,如,道法自然。
想起有学者谈,应该也是公认的了,这边宋之前,女性的离婚再婚,没任何问题的。宋及之后就问题很大了。
宋之前并不推崇儒学,或说无法达到。虽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做不到,唐是不推崇儒家。宋推崇,且能做到了,就是,科举啊。把这个做为考试内容。这是个非常可怕且有效的做法。
也想起一次与人偶谈哲学,我谈不上很懂了,只是从我的哲学认知,这边的,不仅这边的,世界很多文明很多所谓的哲学,都像只是一种思考。
也简单,哲学思辨的是存在,不仅具有思辨,而且针对存在,思考存在中就是为了存在最好。达到最好存在。古典哲学,到叔本华就结束了,之后就明显分成了科学和心理学。就是具体到世界物质更好的存在,和人更好的存在。
而这其中都有一个理念,注意,不是理想,的状态,就是思辨认为最好的,然后建设趋向最好的。越来越好起来。这种思辨日益清晰,于是,就是怎么建设的问题,什么时候更好的实现了。很少再存在方向问题了。就是建设和完善的问题了。很多好,在思辨和实践中已经证明很清晰了。理念了。
就如富和贫,富好,不是不患寡患不均,不患贫患不安。理念思辨提供了一种存在最对的理念,然后人类发展建设趋向这个理念,就,越来越好了。
同样,也可以返视这种理念,如果实践偏差越大,问题就越大。
所以好,真是类似的,不好是各有各的不同了,就在于,思辨上存在一个最对的理念。不论客观存在,语言,甚至文明的建构。这,至少很有趣吧。
金州。2024/1/17。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