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差异
(2023-11-23 22:30:46)
标签:
金州hnlk |
分类: 文 |
文明的差异
2023/11/23。21.43
文明的差异都可以说是认知和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是非常大的。
所谓认知良性的想可以当认为什么是对的,这根本上是一种思辩的逻辑了。这种认知形成的文化观是文明的直接基础。恰如汉娜谈,极权是有群体支持的。是一种认知文化,也不会出现在所有的域。
如果说认知的差异,关于对错的看法,在短时间内很难分明,尤其是实践上,因为即使思辩完善,最终检验的还是实践。那么,关于认知和文化的表现则是非常显明的,如,禁锢认知,狭隘文化。一种封闭封锁的顽固残酷。是明确的不希望认知和文化的改良完善了。
因为文明的直观是认知,直接是群体文化。
所以在认知差异较大的文明,是很难交流的,但这并不是不分高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是高下明显的,不论认知和文化客观带来的发展,还是思辩上的分明。所以一般先进的域并不封闭,不用封闭也无法封闭,不怕人看到其他的,一方面是自己很自信。一方面是,有一个思索上进完善自我的开放态度。当然这并不是自信的缘故了,是也封闭不了。
没有先进的符合思辩的认知,带不来先进的文明了。没有先进的群体文化也不能。因为文明的根本还是群体的了。所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了。以这种开拓来谈,数百年,都未必能。甚至在一些文明的问题深重里,可能数千年都未必能,甚至到自身文明甚至族群的灭亡。可以当狭隘最终导致的灭亡了。
这在命运的选择中就具有了初始的设定一样了。人生太短,初始对于绝大多人往往就限定了一切。很多人毕生都很难离开故乡的了。能超越的人还是少数了。极少数了。何况一个文明的域,一种认知和文化观。
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甚至痛苦的,甚至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
所以发达文明在数百年来,就那么些。以世界观可以当寥寥无几了。一直就那么几个。其他文明追赶不上来,甚至都未曾觉醒,这就是认知和群体文化的关系了。
二十世纪后期,东亚有些文明迅速进入发达,一方面是徒具其形,一方面是得益于一种根本性的置换,思辩认知的新锐,在群体文化中仍然任重道远了。
文艺复兴是认知的审视觉醒,人的觉醒。梁任公的译书,也是看到认知和群体文化的问题,鲁迅的病不在身体。这个比身体难。
在人类逻辑进程的初始,是一种偶然的,是彼岸一个创始者奇特的高贵,让人类第一个没有国王的文明诞生,但一旦进入逻辑,其显性效果,则是明显的了。在文明的逻辑中,一些看似很小的族群,因为其宽广,认知的理性完善,文化的人和发展,而会吸纳逐步扩大,一些看似庞大的族群,则会因为其认知和文化的问题,甚至深重的问题,而陷入自我缩小,自我戕害,最终消亡。在现代的更替中,会成一个加速度。这会让在宏观上有一种奇特的审视,就是人类的不同文明域,甚至不同种群族群,都仿佛一块块不同的试验田一样,造化弄人。
当没有认知和文化上的群体思辩,其存在都是不根本,甚至无法成为现象的。认知上的根本,和现象上的普遍,是很直观的。没有任何一个灾难深重的域,其灾难是一个恶魔带来的,都植根在一种群体文化中,一种认知带来的文化中。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个发展趋向完善的思辩良性的文明域,其良好是一个人带来的,也是一种认知和群体文化。这一点来说,一个文明域,其过往越是简单,其域越是人数少,其改良的可能就越大,同样是认知和文化的原因。当然,这不是必然的。只是认知和文化的一种倾向而已。根本还在于认知和文化了。而表现则是在诸多中客观直接的。其合理性思辩性是明显的。
从这一点来谈,凡是不是人的发展,都不是真的发展。凡是不是认知和文化的改良,都不是真的改良,同样在思辩理性的表现上也很明显。甚至在真伪的直观上,道德和良知上。
金州。2023/11/2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