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影视与古代

(2023-02-03 02:55:18)
标签:

金州hnlk

分类:

古代影视与古代

2023/2/31.04

也就是吹毛求疵扯淡了。

偶然看了几个古装剧,这东西真不该看的,得戒。算一种本土向往吧。就忽然想谈谈。两点。

一,服饰。

二,语言。

有很多古装剧,服装都不对的,各朝代服装不一样的,具体什么样,今天也很难清晰,无法留下来,只有一些学者的著作,壁画绘画,有那么个大概。所谓改朝换代,一定会改点东西的,而服饰在古代是一个阶层和身份的表示,脱了衣服差别不大,穿上衣服差别大。有些不同的,朝廷和民间,都不同的。如今天比较清晰的,唐没有门面房,是坊,里面的,有宵禁,唐装民间是比较宽大低胸的,宋就不是,宋有门面房,有夜市,可以通宵的,不禁,宋的民间衣服是高领,比较保守了。这些现在一般都能注意到了。

我要谈的一个方向是,吹毛求疵的方向,就是,服饰的品质,今天古装剧都很奢华的过分,这不像古代的,像未来的。为了表现需要吧,民间都很繁盛,也像是未来的,古代不那样的。民间基本都很苦难的。清还有一些照片和实录,很破败的。不是这边破败,是古代都破败,如,黑泽明电影表现的,大概就是那么个情况,很困窘匮乏的,很多都没鞋,不是普遍很奢华,贵族也不是很奢华,就如民国的地主,一般的地主也就是过年才吃白面馍,没很复杂的原因,就是,物质不够,生产力不足。

欧洲古代也是的,他们古代更差,即使到了十八十九世纪,看一些影视,比较写实一些的,也很破败匮乏的。

城市的破败的原因是现代建筑科技还没有产生,服饰匮乏陈旧的原因是生产力不够。

总之,整个古代都很差的。服饰普遍鲜明,丰盛的都流油一样,很像未来的科幻片。还有上古时代直接穿一副盔甲出来的,这,直接来个魔幻好么。就不用考虑这些了。

就是所谓的古代剧,基本完全跟古代没关系,就是借个古代的名,有些还借点故事。挺有趣的。从尊重历史的角度来说,这些并不好,会让人产生一些误解,同样,民国剧也是,民国整体也是很匮乏的。

虽然影视是一种娱乐,但一般来说,牵涉到历史的,还是要有一些尊重和学识的。世界的古代影视剧来看,都算比较真切,或说比较接近,如欧,日,韩。甚至印,奇怪的是似乎唯独这边的古代剧过于奢华,甚至是为了奢华,感觉像美好的未来,没来过。当是为了表现吧,看着感觉好就好,话说我一般也看不下去。得戒。

 

二,语言。

古人怎么说话,一方面可以从正史看,如《资治通鉴》的一些对话描述,确实比较简约,没废话也没那么多虚套。也没那么多虚假的礼仪。

从一些民间话本看,如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三言二拍之类的。他们跟今天说话差不多的,没那么多文词,好理解,大部分人都不认字。民间交流就是跟今天差别不大,所谓白话文,就是把说话写成文字。不是创造一种方式。而即使不是白话文,如古文,也不是刻意刁钻的。

总之就是说古人说话,不是那么很多虚套词的,甚至先客气一番,深刻客气一番。

然后,谈谈官场,民间是好理解的。

官场也不是那么客套的。一些人可能对古代有误解,有点今天的映射。古代不是一个极的文化,它是一个君主贵族联合治理的结构。君主为主。在朝堂上,当然很讲究,级别站位,离开朝廷,不是那么讲究的。就跟普通人差不多。不是什么时候什么思想绷紧。他们就在朝堂上正经,离开朝堂,就比较宽松了,不那么在乎品阶的。古代是一个关系社会,相对于品阶,人更在乎的甚至是同学,同界,老乡,各种这种关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唐,杜甫诗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就没当过大官,级别很低了,歧王是李隆基的弟弟,正经的亲王,王爷。崔九,崔是唐第一显姓,这比皇族还厉害,都有人宁可和崔氏联姻,都不想和公主联姻的,魏征,李义府好像都想这么干过,记不清了。总之就是崔是显族,想起个电视剧的,有的电视剧还有些靠谱一点的,《唐朝诡事录》,虽然算是个玄幻片,但其中有个情节,一个姓崔的地位很低,但高官见他也客气。唐兴这个。名门望族。崔九是崔涤,也是个高级官员,宠臣。而杜甫呢,级别很低,他能经常出入岐王和崔九的宴会,而且直接就说崔九,就可见古代官员的社交情况,出了朝堂,不看级别的,看感情看关系的,杜甫有文采。杜甫没觉得岐王崔九邀请他,他是高攀,人是看的起他,他也认为很正常,当时这很正常。社会交往中,不是那么装的,不摆谱的。

古代官员的社交基本都这样。像李隆基,他以前是王子,那就直接就街上玩的,否则怎么结交那么多人。人也不会说见了王子就拜。

朝廷和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且朝服,不是经常都穿的,上朝办公才穿的。可以看到古史中有很多记录,忽然有正式的事,如突然宣旨,都要有时间穿朝服的,平常不穿的。不是走那儿穿那儿的。那个东西还要保护好的。

想起有两个比较近的关于唐朝的剧一些细节上,是比较靠谱一些的。一个是《长安十二时辰》,一个是前面提及的《唐朝诡事录》。在前者中,有个县丞,吉温吧,就能在李林甫面前,后者,一个县令见公主,这在唐朝都不是事的,不是那么装的,就跟杜甫能见到岐王崔九一样,今天要一个科级,见一个部级,那有点难的,但是在古代,不难的。很正常的,只有在朝堂上才那么严肃,在平常,甚至工作中,都比较亲和自然的。没那么强的品阶感的,更不会见面就跪。见皇上也不怎么跪的,除非是大事,大过。男儿膝下有黄金,古人说的,很有尊严的,尤其是唐及以前。

就想起一个趣事,真的,不查找资料了,唐,藩镇割据之后了,有个暴发的军阀吧,田神功还是谁,记不清了,他一次见到一个大军阀,看那人很尊重幕僚,他很震惊,他都把幕僚当下属的,才明白原来幕僚不是当下属的。挺有趣。

古代不怎么装的。是一个关系社会,平易近人。特别明显的,如唐玄宗和李白,贵妃斟酒,力士脱靴之类的,还有说因此高力士记恨,这个不大可能的。没那么多讲究的。要真那么多讲究,唐玄宗也不会叫李白那样了。

还有,圣旨,圣旨这个所在,除了明,因为明有东西厂,太监地位高,就那也极少数,圣旨基本都不是太监传的,太监传的那个叫口谕。给皇上传话,皇上不能自己跑过来说,如,叫谁进宫里喝酒了。圣旨要经过很复杂的审视的,很多词都不是皇帝的,是有人专门拟旨的,有些是皇帝自己写的,他要经过很多部门的,正常来说,它是一个文件,不是随便玩的。现在很多剧好像很少看到有太监送圣旨的了,以前好多剧都是太监送。要都这样,就没法玩了。

有学者谈古代皇朝,说就是复杂的裙带关系,古代皇朝差不多都这样。整个都有复杂的关系的。基本都沾亲带故的。如果一个人才特别杰出,就把那人纳入关系里,通过婚姻各种方式。一般是婚姻,婚姻比较容易纳入外人。就想起唐太宗和尉迟敬德,想着怎么纳入裙带呢,他给尉迟敬德说,我把女儿嫁给你吧,这,尉迟敬德和他是兄弟,尉迟敬德比较直,不同意。唐太宗也没办法。房玄龄,儿女亲家。有人热爱探究古代的朝廷人际关系,很复杂很有趣的。不多说了。

就是想说古代人说话,不是那么文绉绉的,交际也不是那么装的。都说人话的。没那么多虚头巴脑的。想起个事,最近有个电影,牵涉到岳飞,宋高宗有个《赐岳飞批剳卷》今天留下来了,就是个信件。今天当个书法作品,小的叫帖,大的就叫卷,如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就一句话,类似个字条,当书法,叫帖,长的,叫卷。批剳是一种说法,类似书札。就是个信。看宋高宗写给岳飞的信,也很简单的,没那么多虚套虚词的。皇帝还这么写呢,不装的。很正常的沟通的。

扯淡扯长了。

 

最后补一点,其实这边古皇朝唯一一个时刻正经严肃的官员,就是皇帝。皇帝不能轻易离宫的,什么私访,微服,那都是,戏说。皇帝每天都要上朝的,不歇班的,官员还能轮值。皇帝基本毕生都极少离开皇宫。只有亲近大臣才能见到皇上,京官也要五品以上。今天说,类似省部级,古代一般是两级制,郡和县。郡就当省了,郡的长官大概五品。在朝廷上就属于很机要的人了。

也就是一般只有三品以上,极少人了,能和皇上共掌机密,皇上熟悉的,能见到的,朝堂上的也得五品以上,当然也有一些记录人员之类的级别低,拾遗,御史级别低的,是记录捡漏的。

就是皇帝的社交范围很小的,很严肃正经的,其他官员,如亲王,宰相,下了朝堂交际范围很大的。基本属于无限的,除了有些朝代限制亲王。唐不是很限制,像歧王都能经常看歌舞,还邀请杜甫各种人,办宴会。大家一起娱乐。

古代正常情况下皇帝是很严肃的,一直很严肃。

说到这,多说一点,古代皇都,基本都是在最前线的,开始为什么在长安,那是前线,主要防御的是北方入侵。西北。宋为什么在汴梁,那也是前线。明为什么迁都北京,也是前线。他要负责的,不躲的,挡天下之难,受天下之功,皇都和皇上都在前线的。可不是躲在大后方。哪个方向最容易受敌,都城就会在哪儿。都在前线的,当然不会在最前线,不会首当其冲,但都在前线的。所以都城很容易被侵犯,如唐的长安,吐番多次威胁,明,也差点。就是皇都在前线。南宋也是,他应该在南京,但皇上比较怯,跑到杭州,就那也算前线了,因为他完全可以跑到岭南,有群山阻隔,还真不好弄。不过他如果跑到那儿,估计也就瓦解了。

皇都在前线,一方面是表达责任心,皇帝挡在前面,一方面是,容易汇聚力量,有利于抵御。

谈这的意思是,古来的帝王,基本都素质很高的,所以为数不多的素质低的才那么显著,他们一般道德和能力都很强的。也就是皇朝的根本问题并不是人,人都差不多的,是结构问题。就如开放前,开放后,一批人,就大发展了。人都差不多的,或说不是差的那么根本的,是结构。结构的改善,策略的思辨良性,对于群体比较根本了。

 

再多说一点,品阶。一些影视动不动都一品二品的,这个,极少的。三品就是卿了,核心成员了,相当于宰相了,唐的同中书门下三品,就等于宰相了。

 

扯淡扯多了,没啥意思。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根本上不是一回事了。就如车取代了马,古代最多一些趣事了。是人类一些过往,我们可以说有人类最详实的过往,至少某些方面的,表现上可以说大有空间。但因为人类文明根本变化,其实让古代丧失了价值。人类的古代都丧失了价值。这其实是很神奇的事情。人类突变了,结构上突变了。不可思议。就如深夜扯这么一大淡,真是淡。

或许只是想说古影视的表现空间很大,但问题是古影视的那种表现已经没有价值了。这是个有趣的事。

金州。2023/2/32.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相信
后一篇:处境与行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