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雨中行
标签:
美术馆音像装置展张照堂101五角船板 |
分类: 阿布在路上 |
落雨天最好的去处不外乎博物馆美术馆。圆山,台北市立美术馆与里昂国立音乐创作中心合作的音像装置展和摄影家张照堂1959-2013影像展,给了阿布雨天的惊喜。
“迫声音”的十八件作品来自欧美各国的艺术家。展出前言写到“ 展覽以 「墜落」及「橫越」兩個主軸挑選作品,並 從思想家、文人、畫家、電影導演對於「墜落」這個概念的思考出發。作品除表現「墜落」作為一種物理現象的張力與震撼性,也處理「墜落」作為生命起落循環的一種指涉。”Paola Pachini的坠落三联作之视觉与听觉、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令人印象深刻,理解或者误解其实并不重要,坠落这个概念无论是作为物理现象抑或是宗教、心理学或社会学之相关隐喻,总是激发无限的想像。
与新媒体艺术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相较,张照堂摄影展平和中有超脱、荒诞中具诙谐、亲切又疏离。摄影家通过敏锐的观察诚挚的关怀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历史之变迁。人,是他关注的拍摄主体,天真青涩老迈沧桑,每一张面孔都是岁月的雕刻。“快门落下前,我注视着他们;快门落下后,他们开始注视着我。我们彼此互望,视线焦点连成一线。每一张脸孔并不等于被观看的,他们也看着你。岁月流逝,容颜犹在,他们无休止地瞪着你,你能怎样?林怀民、陈映真、侯孝贤。。。那些肖像不仅驻留了人物气韵也勾画了台湾文化之时代脉络。始终,张照堂的照片里透露着悲观的基调,而这无所不在的悲观并不妨碍他以巨大的热情来展现自己的悲观影像。
安静冷落的展厅,一不留神就和展品融为一体。午餐时分,工作人员和看展的观众聚在中庭算是最热闹的了。而台北101,不管刮风落雨,总是熙熙攘攘人声鼎沸。101作为台北的地标有如帝国大厦于纽约,埃菲尔于巴黎。只是面对这贴满了符号的第一高楼,忍不住要讲后现代过时了。。。这种时过境迁的感觉在那家叫做五角船板的餐厅也感受到了。诡异的洞穴,惨淡的锦鲤,恍惚的灯影,而菜单上却是些寻常的家常菜。若是有些忘忧酒、还魂草、唐僧肉或者是花落风疾烟波隔,二十四桥明月夜,内容与形式也许更合拍些。台北最后一夜,雨依旧落个不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