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伊斯坦布圣索菲亚旅游 |
分类: 阿布在路上 |
伊斯坦布旧城中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鼎盛时期,由查士丁尼皇帝下令兴建的东正教教堂,它是查士丁尼皇帝再现罗马帝国辉煌的一部分。覆盖十字平面的中央大穹窿通过帆拱支撑在十字平面交叉点的四个大柱墩上,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开阔宽敞的空间。帆拱上的穹窿成为改变建筑历史的拜占庭建筑的典范。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攻占君士坦丁堡,将教堂改建为清真寺。1935年,土耳其共和国之父阿塔图尔克宣布这里成为一座博物馆。圣索菲亚作为基督教堂存在了916年,之后作为为清真寺存在了481年,自1935至今作为博物馆的存在。从拜占庭至奥斯曼到土耳其共和国,圣索菲亚的历史就是这个城市历史的缩影。
排队进入博物馆参观,宽敞高大的空间将伊斯坦布的暑热隔在外面。抬头仰望穹顶,拱券基座上9世纪的镶嵌画清晰可辨。高处精巧奇妙的苏丹包厢是艾哈迈德三世为了自己前来祈祷时不为公众发现而建造。主入口皇室之门侧面的走廊,来自各地的游客排着长长的队伍去抚摸铜制的“哭泣的面孔”,据说如果将手指刺入脸上的那个洞穿的小孔,拿出来时手指变湿了,那么所有的病痛就会不治而愈。
宏伟的穹窿下目光所及一队韩国游客格外醒目,惧怕日晒的男女短衫长袖捂得严严实实,年轻姑娘精致浓妆在伊斯坦布潮湿闷热的盛夏里一丝不乱。耳边有外国口音的流利普通话,原是土耳其导游在与几个中年人解说圣索菲亚的历史,显然这是个公务旅行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