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国家天文台兴隆 |

1.这天正是农历月初,新月如勾。38万公里外,月球上的环形山,如同天花患者脸上的麻点,密密麻麻,清晰可见,站在兴隆国家天文台山顶的我,纵然目睹许多次这奇景,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2.小时候喜欢乱读书,尤喜读科普读物,兴奋之余,又喜欢与小伙伴们吹嘘,什么是红巨星,什么是白矮星,太阳日冕温度有多高,月亮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小伙伴们,总是怀疑地看着我,瞪着眼睛问我,你亲眼看见了啦?
3.现在的我,依然对天文发现充满兴趣,但更想知道天文学家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些新发现。人类最重要的不是发现本身,而是发现的方法。人们通过质疑和验证,不断更新对宇宙的认识。冥王星的探索过程,就是例子。
4.这天,我们来到了中国科学院在河北的国家天文台兴隆站。
6.1965年,一群中国天文科学家,在北京、河北和内蒙的群山中寻找最佳的光学天文台站址。

7.历经艰苦跋涉,千辛万苦,他们最后选定了燕山山脉主峰雾灵山北麓的兴隆,这里距离北京150公里,天空常年晴朗,光污染很小。1968年建站,投入使用。50年的不断建设,让这里一直是亚洲最大的光学天文台。
9.奇特的造型,复杂的结构,显得卓尔不群。
10.天文台资料介绍说,郭守敬望远镜可以用4000根光纤同时观测4000颗恒星,是国际上天体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天文望远镜,对研究宇宙结构,银河结构,有着重大意义。
11.整个园区内,除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还有2.16米天文望远镜、1.26米红外望远镜、1米反光望远镜、60/90厘米施密特望远镜、85厘米反光望远镜、80厘米反光望远镜、60厘米反光望远镜和50厘米反光望远镜观测台。
15.他发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木星的卫星,土星光环和太阳黑子等....,这些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宇宙观,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论找到了最有力的支点。

16.望远镜都装着赤道仪,可以自动跟随天球旋转而动,跟踪恒星,可以目测观察,更可以长时间曝光照相,拍下更暗更多的星体和漂亮的星云。

17.太阳望远镜,有红色滤镜,人们可以看到日珥和日冕,秋雪兴致勃勃地观测。

18.可以用手机拍下镜头中的图像。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太阳的左上角,有一片日珥在升起。那一朵小火苗却是比地球体积还大的火海风暴。

19.我们参观80厘米望远镜,这是一台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牛顿发明的。因为不需要厚重精密的玻璃透镜,制作的口径可以更大,而且没有球差和色差,所以,很多大型望远镜都是反射型望远镜。

21.现在天文观测,已经几乎都不用肉眼直接观测,而是用感光元器件CCD接受光,转为电信号,成为电脑图像。感光元器件的敏感度至为关键,为了减少因为热量产生的热噪声,需要用液氮对感光元器件冷却,这个小管里装的就是液氮,拧开它,立即可以感受到嗖嗖的凉气。

22.最震撼的是2.16米望远镜,重达90吨,主透镜玻璃玻璃3吨。巨大粗壮的镜筒,如同一枚火箭。迄今为止,它仍然是国内最大的三座天文望远镜之一。

23.我问小孙老师,科学家们用这台望远镜获得过哪些成果?小孙说很多很多。比如2015年,清华大学王晓峰教授利用它,发现了一次迄今为止爆发最剧烈、爆发方式最奇特的一颗超新星,对现有的超新星形成理论提出了挑战。

24.超新星的爆发,对于宇宙的进化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宇宙之初,只有氢和氦两种元素。恒星内部用氢元素聚变,形成氦,氢元素燃烧殆尽后,恒星内部温度压力升高,依次点燃氦等更重的元素,生成了原子量更大的诸多元素,包括碳,氮,硅,硼、铁等元素,最后在超新星大爆炸中,重元素被抛入宇宙,混入新恒星的生成。所以说,我们地球,包括我们人类,都是超新星的尸体残骸物构成的。

25.科普馆,大厅地面上的这块铜板上,显示着28星宿。

26.展示了许多天文仪器和模型,这就是郭守敬望远镜的原理示意模型。

27.一台被特殊介绍的仪器,叫做“闪视比较仪”,可以用它对比两张星空照片,从而发现新星。

30.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用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半个世纪后,人们观察天王星,发现其运动轨迹,与牛顿天体力学规律,略有不符,是牛顿错了,还是天王星错了?人们选择相信牛顿,认定是有另外一颗未知的大行星干扰了天王星,1846年,天文学家计算出了这颗行星的可能位置。

31.果然,几个月后,德国天文学家在指定天空,发现了海王星,这是牛顿力学的伟大胜利。20世纪初,人们发现海王星也同样不老实,所以,天文学家又推测还有一颗更远的行星X星,因为这颗星实在太远了,引力微弱,无法准确预测其位置,人们用了将近30年寻找,仍旧一无所获。

33.汤博拍摄了无数张星空照片,利用闪烁比较仪,检查了数十万颗星,试图发现X星,这是巨大繁琐的工作,没有绝对的热情和毅力,无法坚持下来。.终于,在1930年2月18日,汤博发现有一颗星,在6天之内,在照片上行动了大约1CM,这就是冥王星!

34我们看了汤博拍摄的两张照片的复制片,经过仔细对比,我们也终于挑出来冥王星,原来那是无数繁星中毫不起眼的一个浅淡黑点。从发现天王星到冥王星,人们用了250年时间,科学探索就是这样充满艰辛和挑战。

35.冥王星的发现,引发了巨大轰动。这是一颗如此遥远的行星,绕行太阳一年需要248年,就是人用尽一生,也只能等到冥王星绕行了太阳小半圈。

36.今天傍晚,兴隆天气不好,一层薄云覆盖着天空,我们早早入睡。半夜12点多,我爬起来向窗外看,哇,已经是漫天星斗了,于是,我拿着相机,悄悄出门,园区严禁灯光,我也不敢打开手电,道路漆黑一片,我走到了郭守敬观测台下。

37.此刻,银河完全横亘头顶上,我站在小广场上,四周寂静黑暗,偶尔,那天文观测台的巨大屋顶会转动一下,告诉我,天文学家们正在探寻着最深邃的宇宙深空。

38.我有点惊讶地发现,还不到凌晨3点,在我的相机中,天空背景已经是从黑色转为深蓝,太阳正在正在绕过地球,从东方赶来,头顶星星已经渐渐减少了。我出神地望着星空,心想冥王星在眼前的哪个星座中?冥王星一定正如同灵王出巡中,在黑暗的世界中,庄重前行。

39.东方欲晓。2006年,天文学家根据新的行星标准,把冥王星从九大行星中除名了,降级为一个矮行星,但是人们对冥王星的热情从未降低。2015年7月,美国的新地平线观测号,飞行9年半,48亿公里,进入柯伊伯带,造访了冥王星,传回了大量照片和信息,让人类对冥王星的知识增加了上百倍。然后新地平线观测号告别冥王星,向太阳系边缘的奥尔特云远去,人类将第一次走出太阳系。新地平线观测号上,特意搭载了汤博的一盎司骨灰,向这位伟大冥王星发现者致敬。
—————————————————
欢迎直接在电脑上访问我的博客,图片更大,看图更舒服,有配乐。在百度上或新浪博客上搜索“千年的墨家”,或访问http://blog.sina.com.cn/iamgoing 就可以。
也欢迎访问我的微信公众号,内容多为街拍随想,搜索公众号“千年的墨家”,或者扫描如下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