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金山岭长城杂谈 |

1.我们陪着88岁的爸爸,在初夏的金山岭长城上.....

2.再登长城,一直是爸爸的夙愿。
3.为了保持良好状态,爸爸一直坚持锻炼身体,每天都步行5000-6000步。
4.爸爸的学生王长鼎老师,住在金山岭长城脚下,一再盛情邀请爸爸来金山岭。
5.所以,爸爸此行也是为了重叙师生之情。王老师非常热情,早早地在路口等待,带我们入园。
6.王老师陪爸爸等坐缆车,我则带着两个侄子爬山,我们在小金山楼会师。

7.王老师今年75岁,经历十分坎坷。文化的大革命前,爸爸在河北滦平中学当老师,做班主任。王长鼎是爸爸班上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之一,为人正直,敢于直言。结果,因为一句话,王老师被批判为思想右倾,记入档案,从此失去了所有参军、深造、工作和提干的机会,打入乡村务农。

8.但不公平的命运,没有压倒王老师。我们面前的王长鼎老师,开朗乐观,依然带有书卷气。几十年来,他一直是农村里的能人,当地农业学校的老师。见到昔日老师,分外亲切,谈起往事荒唐,师生都十分感慨。
10.评说历史的特权,总是属于活着的人,属于笑到最后的人。
11.爸爸说,我们再一起爬长城吧!
12.秋雪又成为爸爸的拐杖。
13.王老师和秋雪前后保护,爸爸走过砖墙。
14.沿着黑暗而陡峭的楼梯,爸爸也也爬上了小金山楼的城楼顶层。
15.面对雄伟壮观的长城,站在长城之巅,他们笑得开朗灿烂。
16.今天令爸爸高兴的,还有与两个孙子同行,他们是我的侄子。
17.两个孙子都很出息。
19.他总是随身带着速写本儿
20.随时画下周围的人物或景物,非常迅速、准确和传神。
22.小侄子刚刚在美国大学毕业,马上去卡耐基大学读研究生,这是美国计算机行业最好的大学之一。
23.只可惜孙女珍珠鸟不在。
24.想起这三个孩子,小时候每年都会合影,从低到高排列,逐年变化,十分有趣。所有那些往事,总令人不禁微笑。
25.从小金山楼,到大金山楼,最后走上了窑沟楼,爸爸坚持走了很长的一段路。
26.王老师当摄影师,给我们一家人合影。
27.爸爸对我说,我和王老师就此休息了,你和秋雪带着两个年轻人继续向上爬吧!
28.于是,我们安排好,继续出发。
29.这里的游客已经很少,静谧,空旷
30.看似倾斜,却坚固如旧
31.地砖残缺,一派沧桑之美。
32.和侄子们聊天,谈长城,谈历史,谈社会,谈国际,谈政治....,
33.我很感兴趣,年轻一代在想什么,他们的所思所想,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我深切感受到,他们这代年轻人,并非物欲和奴化的一代人,他们视野很宽阔,内心很清晰。
43.我和秋雪爬长城的次数,已经难以计数。而我们祖孙三代一家人,一起站在长城上,却是最难得的一次,爸爸笑说,以后恐怕再难有这种机会了,我们说还会有的,届时三个孙子孙女能一起陪您。
44.爸爸的老同学,前河北省文联副主席郭秋良,一位作家兼书法家,他曾最早宣传金山岭长城之美。他听说了爸爸的金山岭长城之行,也非常高兴,挥毫泼墨,特书“不到长城非好汉”相赠。是的,长城,代表着一种理想,一种精神,无关年龄.......
—————————————————
欢迎直接在电脑上访问我的博客,图片更大,看图更舒服,有配乐。在百度上或新浪博客上搜索“千年的墨家”,或访问http://blog.sina.com.cn/iamgoing 就可以。
也欢迎访问我的微信公众号,内容多为街拍随想,搜索公众号“千年的墨家”,或者扫描如下二维码即可:
前一篇:箭扣长城,鹰飞倒仰
后一篇:国家天文台兴隆站,冥王星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