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这些被认为是文字的雏形。
19.半坡村遗址,是大约6000年前的仰韶人的村落,这个村落存在了100多年。村子被一条深5-6米的壕沟包围着,用以抵御野兽和其他部落。

20.村落内有46间房子。
21.房子有圆有方,木头柱子加上篱笆,然后用草拌泥抹上作墙,房子内有火灶。
22.村落的壕沟外北边是墓地,逝者被精心安葬。
23.孩子死了,被安葬在大陶罐中,被称为“瓮棺”。死亡对于他们而言有了特殊的意义,也许他们也相信永生,相信来世。宗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第一步,人类自我意识的起源。
24.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这样生活,他们比起野兽,除了聪明,他们并没有什么特殊优势,大多数都在历史长河中湮灭了,比如我们熟知的尼安德特人,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爪哇人等等。智人,在10万年前,也曾几乎灭亡,只剩下大约2000个体,成为典型的濒危动物,但是最后他们中少数部落,终于活了下来,成为全世界如今近70亿人的人类祖先——按照分子生物学研究,全世界人类的基因,只来自10万年前的7个女性。
25.随着气候的变化,智人中的一支,从非州出发,从中东越过伊朗高原,跨过印度次大陆,到达中南半岛,沿着横断山脉,向北,进入陇南地区,最后进入陕西渭南,最终形成了中国北方的华夏族
—— 虽然,这个过程,学术界还有很多争论。

26.与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印度文明等其他古老文明相比,华夏文明的兴起是最晚的。当5000年前,仰韶文化依然停留在眼前这种文明程度时,在两河流域,已经出现大规模的城市,使用了青铜器,有了文字,天文学、数学和法典。在尼罗河岸边,法老已开始建立巨大的陵墓。

27.文明,是以城市的建设、金属冶炼和文字为标志。如果严格按照标准,华夏民族的历史应该只有3000多年。

28.那么,也许仰韶文化等部落文化或许灭亡了,或许在随后的1000多年中,持续吸收了更先进的两河文明和埃及等外类文明的影响,才形成二里头文化,有了大禹,有了夏王朝,成为华夏文化的源头。
29.这是一部人类对世界的波澜壮阔的征服史。

30.进化论贯穿了人类历史,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我想未来也如此。种族、文化和政治制度,都遵循着适者生存的生存之道。因此,我对过于理想化的乌托邦,反科学的环境主义思想,往往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