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和山西的朋友讨论历史,问为什么豫北晋南能成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吗?朋友竟不知道。其实,关键的秘密在于盐,即运城的盐池。
5.在原始部落时代,地广人稀,各原始部落都有足够的山林去渔猎,足够的土地去耕种,自给自足,但除了盐。那时,唯一的盐沼就在山西运城,盐是那时各个部落真正需要的核心贸易物资,谁控制了盐,谁就控制了天下,黄帝就是。
6.炎帝和蚩尤,都曾试图与黄帝争夺运城盐池,都失败了,黄帝因此成为了天下共主。
7.中国历史上,官府一直实行盐铁专卖,盐赋是政府财政收入的核心来源。随着海盐的出现,运城盐池的地位虽有所下降,但一直到清朝,山西运城的盐赋都还十分重要。山西独特的连接塞内塞外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中原民族与草原民族贸易的最重要的通道,晋商由此兴起,声震天下。到了近代,山西又因丰富的煤矿资源而繁荣。一度,北京的高级住宅,都被山西煤老板一扫而空。
8.山西的辉煌是建筑在经济基础上,经济基础又建立在地理环境上 ——
山西的历史因此丰富而厚重。
9.山西的历史,浓缩在晋祠。
10.最近总是去太原出差,每次都是匆匆忙忙,甚至无暇多呆一个小时。

11.这次朋友开车送我到晋祠,一个人游览了半天,终于遂愿。
12.关帝庙前闲坐着的导游。这个季节,游客很少,导游们生意不好,所以总有导游来毛遂自荐,说打折,只要45元。我说我是玩摄影的,真的不需要,谢谢!

13.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走在初春却依然萧瑟的晋祠。

14.晋祠算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家园林了,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这是为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修建的宗祠,距今3100年了。

15.山西,在中国历史扮演了极其重要的地位,隋朝皇帝杨广称帝前当过晋王。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李世民父子,更是从晋阳起兵,开创一代强大王朝。唐朝把晋阳,也就是现在的太原,立为北京。这座雕像,表现的就是李世民及其手下将领,如魏徵和尉迟恭等。
16.历朝历代,都对晋祠不断修缮和扩建,让晋祠愈发规模宏大。

17.解放后,改建晋祠外的三个私家花园而成晋祠公园。这座漂亮的房子就是原来的主人家的客厅,可见当时山西富豪的阔绰。
18.晋祠内,金人台上的金人,虽然属于民间艺术水准,做工粗糙,但是非常古老,北宋铸造,是难得的文物。

19.这条小河,就是晋水。山西称为晋,其实就是来源于此。风流的李白,曾经舟携妓女,泛舟晋水,留下“百尺清潭写翠娥”的诗句。
20.晋水的源头就是难老泉,水清如碧玉,四季长流不息。
21.一个石头和尚,手举玉碗在接水,接了几百年,依然没有接满。

22.对越坊,这是明朝举人高应元为其母亲还愿修建。对越两字,表示报答之意。
23.四根细细的柱子,如同古代皇妃,身躯苗条,戴着硕大的凤冠,富丽堂皇。
24.献殿,是晋祠三大国宝之一,金朝建筑。结构极为简朴、轻巧、坚固,稳重舒缓。
25.献殿内,四周只有栅栏,通风透亮轻快,没有一般大殿内的阴暗和沉闷,这是我喜欢的风格。
26.我站在钟楼上拍摄鼓楼,想当年晨钟暮鼓,声播远方。
27.鱼沼飞梁,宋代所建,所谓鱼沼飞梁,就是鱼塘上的桥。
28.桥是十字形,木结构。对于现代人而言,用钢筋水泥修建这样一座桥,当然轻而易举,但是对于古人而言,却需要高度的技巧,所以这被称为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作品。
29.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圣母,是唐叔虞的母亲。晋祠,原本是供奉唐叔虞,但不知何时,晋祠改为主要供奉其母亲了,尊为圣母。
30.而且,圣母成为了水神,主管雨水旱涝,保佑晋中一带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称为“显灵昭济”。中国人的祖先崇拜,其实比不过神灵崇拜。
31.前廊两侧有泥塑的站殿大将军,据说是《封神演义》中周武王的卫士方相和方弼两位,这两位相貌凶狠,吓得哭小孩,找不到对象。

31.给人印象的是廊柱上的宋代雕龙。

32.这龙,与我们在北京明清代皇家园林中看到的龙很不一样,龙身很细,而龙爪特别长,如同妖怪的手臂,挺有肌肉感。可见龙的形象,因为并无实物为依据,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变化的。
33.圣母殿南北两侧是碑廊,陈列着珍贵的石碑,细细看去,都是文章,是书法,是历史。
34.今日游人稀少,一个保安在无聊地玩手机,打发时光。
35.想起一句周小平的心灵鸡汤——说什么岁月静好,一直都是因为有人为我们护驾安保,

36.晋,3000年历史时光,一层层沉淀在晋祠,沉淀在山西的黄土高原上。我和秋雪虽然来过很多山西,但经常希望,以后开车,从大同石窟到平陆地窨院,一个城市到一个城市,细细感受它的山西的历史、文化和山川,研究地理与环境,如何造就了一段历史,一片人文。
—————————————————
我也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号,您也访问我的微信公众号吧,方法是搜索公众号“千年的墨家”,或者扫描如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