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忙活侠
忙活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005
  • 关注人气:1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执着的寻找,最诗意的隐藏——贾岛《寻隐者不遇》

(2019-03-01 18:08:07)
标签:

读书

教学手记

热爱生活

生活感悟

分类: 语文老师读唐诗
最执着的寻找,最诗意的隐藏——贾岛《寻隐者不遇》

 最执着的寻找,最诗意的隐藏——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每个孩子都玩过藏猫猫的游戏,藏的要巧妙,找的要机智,游戏的快乐才会淋漓尽致。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写了文学史上最执着的一次寻找,最诗意的一次隐藏,寻找者和隐藏着共同成就了一段诗坛佳话。
寻隐者不遇:寻,当然是寻找的意思。隐者,有人考证说是贾岛的朋友长孙霞。不遇,没有遇到。去找老朋友却没遇到,看似应是不如意扫兴之事。但是所有不如意事入诗,反而成了如意事——这不是什么辩证法,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个道理,“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音易好”,说的就是这个理。想张继如果一举成名,我们今天就一定读不到《枫桥夜泊》;若贾岛寻隐者而遇,我们怎么能读到这首绝妙好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松、鹤,都是仙人的衬物。松下,已经暗示要寻找的人住在高山上,松树边,仙风道骨,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而来访者,也一定是超凡脱俗,不为俗务所困,不为俗事所累的“高士”。不幸的是,“神仙”不在;幸运的是童子在。按照顺藤摸瓜,捋着缰绳找牛的思路,童子在,则神仙必不远。“神仙”采药去了,采的什么药?是要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还是为了自己飞举成仙?不论是济世还是自度,都说的通,都是“神仙所为”。这两句诗,如果细细分析访者心理,也挺有意思。来访时兴冲冲,结果不在,垂头丧气;发现童子在松下,一喜;“神仙”采药去了,不能见,又一失落——短短十个字,真是一波三折,尺水兴波。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只在这山里,范围不大,地域不广,让人又一喜;云深不知处,可惜云遮雾绕,看不到、听不见“神仙”是在山顶、山腰还是山脚,也没说是在山前还是山后——又一失落。访者只好惘然若失,无可如何了。
贾岛作为一个出家又还俗的诗人,为什么要放弃城里的生活来寻找这位隐者呢?或许从他的人生经历中能可以找到一点痕迹。他身在泥淖,气在云端;但少年家贫,衣食无着,被迫出家为僧,其中生活的艰难和无奈很少有人能感同身受的。到长安后路遇文坛领袖韩愈,因“推敲”典故结为忘年交的朋友,韩愈授以文法,贾岛还俗参加科举考试,却命运多舛,接连不如意于考场,让贾岛内心肯定如波涛汹涌。想出世为僧而心有不甘,想入世为官又仕途坎坷,真是左右为难。所以他既写了“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可有不平是”的愤慨之作,更多的写了对隐世生活的向往,说明他内心斗争是多么激烈,精神是多么痛苦,心里是多么矛盾——这首诗和《题李凝幽居》就是他思想和现实激烈斗争的表现。
贾岛这首诗构思精巧,看似浑然天成,实际是他煞费苦心的斟酌推敲,苦苦“炼意”的成果。全诗语言简洁,蕴含丰富,虽只有二十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独出心裁地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三问三答,寓问于答。不单叙事,更善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点是在平淡中见深沉。诗中访者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摇曳多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