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若无明月来相照,满怀心事向谁说?——竹里馆

(2019-01-03 10:28:58)
标签:

读书

分类: 语文老师读唐诗
若无明月来相照,满怀心事向谁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是王维隐居辋川时的代表作品之一。他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人生多舛,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自己说:“晚年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但我奇怪的是,走遍名山大川,千山万水,山间的亭台楼阁,大都建在突出显眼的地方,为什么王维的“馆”却要“藏”在竹林里呢?王维要藏的难道只是一个“馆”吗?这个别具一格的建筑是不是也是王维当时思想的一个不经意的外露呢?
这首小诗总共平平淡淡的四句话,二十个常用字,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而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笔。
独坐幽篁里:独,写出了诗人刻意避开世人,不喜热闹喧哗,努力求静自处。幽,写出了竹林幽深静谧,清寂少有人来。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如果年轻时的理想抱负能实现,如果相濡以沫的爱妻不中道离世,如果自己的音乐才华、绘画才华都能充分展示,如果自己的晚景不这么凄凉孤独,王维——你会“独坐幽篁里”吗?
弹琴复长啸:弹琴,弹的什么曲子?“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你可是为理想不能实现而不平?还是为才能被埋没而叫屈?抑或是想用琴声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诉说离愁?也许弹琴还不能更痛快更舒畅的抒发自己的情感,诗人又继之以长啸,你的嘬口啸叫是什么意思?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状元郎,可是有什么心事要诉说而无法诉说,只好嘬口啸叫——这一口啸叫就能叫出你心里的胸臆吗?诗人本为寻静而来,却不禁自失起来,“弹琴复长啸”,一定是心里有苦呀!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乍一看还以为“人不知”是因为树林深密呢,其实“人不知”是自己故意为之,是不想让人知道。因为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但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像老朋友一样,时时照耀自己。“来”,写出了月如老友,不请自来,“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只要默默的相照,无需语言的问候,这才是高山流水的知音,是真的理解,是真的关怀。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这首诗从开头的“独坐幽篁里”的静,到“弹琴长啸”的动(响),再回到“人不知,月相照”的静,把一幅深夜独处图勾画出来,也把诗人的心情变化从静到动而又复归于静清楚的表达出来,更把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和对自己回归自然的喜悦之情用诗情画意巧妙地表达出来。
若无明月来相照,满怀心事向谁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