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戏

(2013-04-20 11:22:31)
标签:

教学随笔

分类: 教学随笔

一直教同学们读书要慢,要仔细,要揣摩品味,要学会思考。这几天教鲁迅的《社戏》,就发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小问题,提出来研究一下,算是对自己教学思想的一个验证。

课文第一段说,“我”的外祖母家在平桥村,是个极偏僻的小村,“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但在我是乐土”。因为在这里不但可以得到优待,还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这后半句不是我今天要研究和讨论的内容,但有人说是表现了鲁迅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抨击,我却并不觉得尽然——鲁迅除了在《孔乙己》中比较强烈而明显地表现了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抨击外,他对封建文化好像不完全是怀着深仇大恨、不共戴天似的——他对三味书屋中从事封建文化教育的寿镜吾先生就没看出一点不满来,而且好像还很敬重他,说他方正、质朴,极渊博,是宿儒,我觉得这些词语应该不全是贬义词的。

今天来说说前半句,平桥村虽然小,却是我的乐土,本来这很好理解。鲁迅在课文中就先简单说了这么几条原因:那里有小朋友一起玩,并且打了太公也不会有人想出“犯上”两个字来;掘蚯蚓钓虾收获颇丰并且全归我。这两件事大家都觉得很好理解,但是说到第三个原因,也就是放牛,我就产生疑惑了:放牛,在“我”来说,实在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因为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这时候连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读‘秩秩斯干’了,却全都嘲笑起来了。”这里的问题是:可有谁在一个地方受了黄牛水牛的欺侮仍然喜欢去放牛?可有谁不敢走进黄牛水牛的身边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也乐意?可有谁在一个地方受了众人的嘲弄却仍然以那个地方为乐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鲁迅先生写错了?我要同学们仔细地读,希望大家可以找出答案来。如果实在找不出,也商量不出个二三四来,从网上百度一下,找个专门研究鲁迅的“砖家”出来,给出一个合情理的解释也可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好饭食
后一篇:社戏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