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色花

(2012-12-19 15:06:18)
标签:

教学随笔

分类: 教学随笔
泰戈尔的《金色花》,是篇很好的课文,可是因为临近期末了,很多老师和学生都要忙于迎接期末考试,所以老师没仔细讲,学生也没有仔细读。这实在让我觉得有点可惜,不但可惜,而且是很大的浪费。这篇课文很有必要认真的读一读,讲一讲,这毕竟是大师的作品耶。学生的问题老师不能完全解决了,但是,教了十几遍的这篇课文,我总得仔细读读,谈点感受——温故而知新,也可以算是做老师的基本要求吧。
主要说说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因为教参上没有相关的介绍,所以有些问题只能是根据读书的经验和体会来感觉:这篇文章是按照两条线索来安排材料的。一条是时间的顺序做线索,这是很清晰的,文章中有明确地表示时间的词:吃过午饭再到黄昏时。这线索好像很清楚,可是有个让我们纳闷的地方,就是作者先写的是母亲沐浴后,猜测可能那时的印度人是早晨起来沐浴的吧?要不整篇文章的线索就乱了,我没到过印度,也没有研究过印度人的生活习惯,所以只好暂时存疑。
第二条线索稍微隐蔽一些,但是仔细读也能找出来,这就是作者写的孩子调皮的过程。首先是”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生跳舞……暗暗地躲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这时调皮可爱的孩子离母亲较远。在母亲沐浴后,调皮的孩子是让母亲嗅到香味却不知道香气从哪里来。在靠近母亲一点,就是在母亲读书的时候,将自己“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最后,调皮的孩子更是“突然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读出这条线索来,文章就读的差不多了——我觉得。
慢慢读,细细品,金色花真的十分耐人寻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莫言
后一篇:吕莹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