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实

(2012-03-25 06:39:02)
标签:

教学手记

热爱生活

分类: 教学手记

告诉学生写作文选材的秘诀是真实,举了两个例子。《走一步再走一步》和《风筝》,我觉得这两篇文章是教给学生学习选材的很好的材料,因为他们都是很真实的。

先说说《走一步再走一步》吧,开头交代“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一般读者只认为这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景,但还有一个重要的不容忽视的作用就是给读者一种真实感:五十七年了,依然记得那种闷热;更记得那个闷热的下午发生的故事。既然记忆是那么清晰,当然就让材料显得更真实可信了。后面的描写也一直在有意照应这种真实:别的孩子超悬崖飞跑而去,“我”却拿不定主意;“我”希望自己活泼勇敢,可“我”一直有病,一直牢记母亲不要冒险的训诫;好朋友叫“我”、鼓励“我”,只好应着,跟着跑;这些都是很真实的。接下来对悬崖的描写,也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这里“凸出来的岩石”使峭壁显得很险峻;而“崩土”则写出了峭壁的质地复杂,可能随时掉落,胆小的孩子站在下面就不免要胆战心惊了;“蓬乱的灌木”更增加了峭壁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让这个跟着来的胆小的孩子更加害怕。文章一波三折,并不直接写孩子们爬到崖顶的情形,而是在三分之二处停了下来,细致的描述了当时“我”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当那些孩子爬上崖顶向下“凝视我”的时候,当他们一个个离开的时候,“我”的心理独白更是确切地表现了一个胆小害怕的孩子的真实感受。我们说,如果是一个胆子很大的很调皮的孩子来写这篇文章就是不真实的;这个材料只能由胆子很小、身体很弱的莫顿亨特来写才是真实的,才会感人。

再说说《风筝》,如果不是鲁迅小时候遭遇家庭变故,一下子从小康之家变得衰败;如果不是他当哥哥的太懂事急于担起家庭的担子同时对小弟弟“恨铁不成钢”;如果不是那个身体特别瘦弱的小弟弟特别喜欢风筝又特别害怕哥哥;如果不是当哥哥的那么粗暴的毁坏了弟弟的风筝;如果不是哥哥后来明白了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的道理而幡然醒悟得到当初的错误;如果不是哥哥勇于自责勇于承认自己当年的鲁莽过失;甚至如果不是后来的兄弟反目,如果不是新文化运动的高潮退去;如果不是鲁迅的心理凄楚孤寂;更甚至如果不是作者非常想念家乡又身在北京,天这么冷,恰巧远处又有一二风筝浮动,我们说这篇文章即便里面那些描写多么生动也不叫真实。因为所有这些“如果”,鲁迅先生都在自己的文章里做了铺垫,有所照应,最后才达到了高度的真实而感人。

话说回来,这两个材料让我们中的任何一个学生来写都是不真实的。我们只有从自己的生活中观察、体验和发现出来的材料,又符合自己的身体或性格特点才是真实的,写出来才会感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结尾
后一篇:最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