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位传奇老人与一个校园诗社的一世情缘——兼记湖州师院远方诗社成立三十周年

(2014-06-16 18:59:15)
标签:

沈泽宜

远方诗社

三十周年

教育

原创

分类: 人物•印象

一位传奇老人与一个校园诗社的一世情缘——兼记湖州师院远方诗社成立三十周年

沈泽宜老师在沉思 

我不知道

一个人要经历多少坎坷

才能成就传奇

 

我不知道

一个人要身受多重的苦难

才能载入史册

——选自余风·《致沈泽宜老师》

 

5月中旬,我应邀参加了母校浙江湖州师范学院远方诗社成立三十周年庆典。从远在青藏高原专程赶赴太湖之滨的湖州,出席这次远方诗社的盛会,是对我的老师著名诗人、诗评家沈泽宜先生许下的承诺。

已届82岁高龄的沈老师由于罹患胰腺癌,多次入院治疗,一次次与病魔抗争,一次次顽强地挺过来,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缪斯女神对他的眷顾,说明他与诗歌的缘分还没有结束,他还得为诗歌再奋斗下去。

沈泽宜老师一生多舛。他的出身并不差,甚至堪称豪门世家,他是国民党重要元老陈其美的外孙。但他并没有到台湾去,而是与当时中国大多数热血青年一样,充满着革命的热情和美好新中国的向往。一九五三年就考入以思想自由著称的北京大学,并在学生会担任重要职务。可以说,美好的前程在他的面前如锦绣般的敞开。但是

一切命运的转折,来源于诗;

一切灾难的原罪,来源于诗;

一切传奇的开始,来源于诗。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九日,这是一个注定让他铭记一生的日子。面对伟人发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伟大号召,年轻的沈泽宜心潮澎湃,将一首墨迹未干的《是时候了》贴到了北大民主墙上:

是时候了,

年轻人

放开嗓子唱!

把我们的痛苦

和爱情

一齐都泻到纸上!

不要背地里不平,

背地里愤慨,

背地里忧伤。

心中的甜、酸、苦、辣

都抖出来

见一见天光。

让批评和指责

急雨般落到头上,

新生的草木

从不怕太阳光照耀!

我的诗

是一支火炬

烧毁一切

人世的藩离,

它的光芒无法遮拦,

因为它的火种

来自——“五四!!!

一位传奇老人与一个校园诗社的一世情缘——兼记湖州师院远方诗社成立三十周年一九五七年游行中的反右标语

沈泽宜一生传奇的起点,就是这一首《是时候了》,就是这么一首响应号召、鼓动年轻人自由表达、畅所欲言的大字报体诗歌,竟在北大掀起了滔天巨浪成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声势浩大的“整风反右运动”的导火线“右派”,从此成为沈泽宜一生的烙印。我曾在一篇评论现代诗歌的文章中,理直气壮地将这首《是时候了!》列为中国现代最具影响力的十首诗歌之一(《中国现代史上十首影响最大的诗歌》)。

被打为“右派”以后,有二十年的时间,才华横溢的沈泽宜不是以一名诗人出现在世人面前,而是一个右派分子、一个乡村教师被“贬谪”到远离故土的黄土高坡。文革后离开陕北,他回到了家乡湖州,成了一名泥水小工、下水道工、筑路工,直到八十年代初才获准重新走上讲坛。尽管因诗获罪,因诗蒙难,但他对诗歌深沉的爱从来就没有改变,如同父母对待虐待自己的子女,如同诗人流沙河在《哄小儿》一诗所写“只怪爸爸连累你/乖乖儿/快用鞭子打”,总是难以割舍那份血肉之情。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他的浪漫情怀不得不有所收敛。但一旦气候和土壤条件成熟,他天生的诗情就会如火山般地喷发出来。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朦胧诗开始萌芽,这是中国诗歌的一个伟大时代。位于江南小城湖州市的一所名不见经传的高等院校,却以最灵敏的嗅觉,捕捉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沈泽宜年届五旬,正是知天命之年,但始终密切关注诗歌发展动向的他以不让二十来岁的小伙子的激情,不仅诗歌创作迎来了黄金时期,成为了八十年代诗人中引人瞩目的一员,而且出于一位教育者和弘扬诗歌精神的责任,于一九八四年组织湖州师范学院(当时的湖州师专伊甸、杨柳等热爱诗歌的学生,牵头成立了诗歌团体《远方诗社》,这堪称国内最早成立的校园文学社团之一。而沈泽宜一力支撑,成为诗社雷打不动的指导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上,从此与《远方诗社》结下了一世情缘,至今已是三十年。作为中文系著名教授,沈泽宜老师早已退休,但作为诗人,尤其是作为《远方诗社》的指导老师,他却至今未想到退休过。

在沈泽宜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许多连普通作文都写不顺畅的同学竟一下子找到了写诗的乐趣和感觉,驾驭文字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从此不再望文生畏;在沈泽宜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远方诗社》短短几年就声名鹊起,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影响与当时浙江大学的拓荒文学社、杭州大学的晨钟诗社齐名,我在湖州师范学院(当时还叫湖州师专)读书时,曾代表远方诗社接待过多批外地名校前来交流的兄弟诗社同仁。从学校层面讲,湖州师院是最不起眼的,这些名校文学社团,无疑是冲着远方诗社的名声和沈泽宜老师的名望而来。可以说,远方诗社是湖州师院最具知名度的品牌,而沈泽宜老师则是远方诗社的旗帜和灵魂。

一晃三十年过去,远方诗社一批批学子不断离开,伊甸、杨柳、邹汉明、沈建、晓弦等早已成为全国知名的诗人,桃李满天下的沈泽宜老师也已进入了耄耋之年。我自湖州师院毕业时,沈泽宜老师专门在我的留念册的扉页上写下“天以诗人为木铎”七个字,“木铎虽小,其声清远,但再喧嚣的市声,亦无可替代”(邹汉明),由此可见诗歌在沈老师心目中的份量。但我在离开母校后,除从事过短短几年的教学生涯外,一直在政府机关工作,并没有多少精力致力于写诗,除偶尔在报刊上发表过几首小诗外,在诗歌创作上实在乏善可陈,可以说面对沈老师当年的殷殷教诲和期望,心中多少有些愧疚的。但回想起来,我虽没有在写诗上有所作为,但远方诗社的两年,却帮助我打下了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使我无论在从教还有在机关工作时,都能胜任一些文字方面的事务,并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长和进步,我虽没有能成为诗人,但对诗歌、对远方诗社、对沈泽宜老师,我深怀感恩和感激。

但沈老师显然并没有因为我这个曾是远方诗社一员的学生对诗歌的远离而有所腹诽,而是一直关注着我这些年的成长行踪。我也曾多次路过湖州或专程赴湖州看望他。每一次的看望,都感到沈老师又苍老了几分,加上老师由于历史及其他原因,多年来一直单身,老境甚是颓唐和孤苦,心里不由得很是心酸。沈老师反而宽慰我,这都是命运的安排。

去年年底,我在援藏休假回乡过春节之前,又专程到沈老师家看望他,他虽然大病体初愈,又刚从台湾访友回来,脸上疲态未去,但见到我十分高兴,拉着我的手让我跟他并排坐着,饶有兴趣地问我西藏风土人情和援藏工作、生活情况,身患沉疴且动过心脏手术的他掩饰不住对西藏的无限向往,对此生无法实现到西藏的梦想深表遗憾,嘱我要珍惜援藏机遇,写出如高原般厚重的人生篇章来,并赠送我新近出版的诗集《沈泽宜诗选》以纪念。临别时,沈老师问了一句,今年5月份要举办远方诗社成立三十周年庆典,你有没有时间来?言语中充满期待。我心情一激动脱口而出,沈老师,我一定会来的!

一位传奇老人与一个校园诗社的一世情缘——兼记湖州师院远方诗社成立三十周年年前到沈老师家里看望

到了5月初,沈老师竟又一次打电话给我,对我是否参加这次盛会进行确认。的确,对于没有来过西藏的人,西藏无疑有一种远在天边的感觉,能够来一次,都要下很大的决心。因此对于我能否真的专程去参加母校诗社的这次庆典活动,的确很难让他有足够的信心。在听到我确定要参加的承诺后,沈老师高兴得连声说“好,好”!

510,我如期赶到湖州师范学院,历届远方诗社的社长社员大多已到齐,挤在庆典活动报到处的宾馆房间里,沈老师被一群新老学生们簇拥着,精神矍铄、满面春风,有些远方诗社成员毕业后第一次重回母校,他竟也能叫出名字,根本看不出有病在身的样子。

第二天上午,远方诗社成立三十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国家和省作协有关领导和应邀出席的知名诗人以及历届远方诗社成员近百人参加庆典,沈老师在介绍来宾时,专门点名介绍来自雪域高原的我,将我与应邀参加的领导与知名诗人同列介绍。随后的领导嘉宾发言,高度评价了远方诗社在高校文学社团中的地位和影响,对沈泽宜老师为远方诗社成立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和贡献表示由衷的敬意。诗社的历届成员在座谈会上,深情地回顾了远方诗社的成长历程和奇闻逸事,畅谈沈泽宜老师和远方诗社对自己的帮助和影响。沈老师微笑地听着大家的发言,仿佛父母在听到别人在夸自己子女一般,脸上浮现出了欣慰的红晕。

一位传奇老人与一个校园诗社的一世情缘——兼记湖州师院远方诗社成立三十周年

庆典活动现场 
 

一位传奇老人与一个校园诗社的一世情缘——兼记湖州师院远方诗社成立三十周年

                            嘉宾中许多都是国内知名诗人 

 

一位传奇老人与一个校园诗社的一世情缘——兼记湖州师院远方诗社成立三十周年

沈泽宜老师回顾远方诗社发展历程
 

一位传奇老人与一个校园诗社的一世情缘——兼记湖州师院远方诗社成立三十周年

著名诗人、湖州师范学院教授柯平发言 

下午,远方诗社举办了隆重的诗歌朗诵会。远方诗社的新老社员、湖州师院学生代表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当82岁高龄的沈泽宜老师上台声情并茂地朗诵自己访问台湾回来后的新作《太平洋》一诗时,全场掌声雷动、久久不息。这位身世坎坷的可敬的老人,只要是站在诗歌的舞台上,只要是与年轻人在一起,他总是那么富有激情,那么充满活力!

一位传奇老人与一个校园诗社的一世情缘——兼记湖州师院远方诗社成立三十周年                                    诗歌朗诵会现场

 

一位传奇老人与一个校园诗社的一世情缘——兼记湖州师院远方诗社成立三十周年朗诵会通过诗歌对沈泽宜老师表示敬意

一位传奇老人与一个校园诗社的一世情缘——兼记湖州师院远方诗社成立三十周年沈泽宜老师朗诵自己的新作《太平洋》

一位传奇老人与一个校园诗社的一世情缘——兼记湖州师院远方诗社成立三十周年老头子充满激情

一位传奇老人与一个校园诗社的一世情缘——兼记湖州师院远方诗社成立三十周年学生代表向沈老师献花

一位传奇老人与一个校园诗社的一世情缘——兼记湖州师院远方诗社成立三十周年著名诗人、远方诗社首任社长伊甸朗诵自己的作品《大山》
 

 

一位传奇老人与一个校园诗社的一世情缘——兼记湖州师院远方诗社成立三十周年第四届远方诗社社长、桐乡市作协主席陈伟宏朗诵自己的作品  

 

一位传奇老人与一个校园诗社的一世情缘——兼记湖州师院远方诗社成立三十周年陪同沈老师坐在前排 

庆典结束后,我向沈老师告辞,并希望他保重身体,健康长寿!沈老师送我出来,紧握着我的手说,唉,我现在最没有信心的就是身体,这段时间非常糟糕,不知还能不能熬到远方诗社三十五年!言罢一脸沉重,令人心如刀割,不忍卒睹。

一位传奇老人与一个校园诗社的一世情缘——兼记湖州师院远方诗社成立三十周年

出席领导、嘉宾和历届远方诗社部分成员合影。右五为沈泽宜老师,左四为首届社长、著名诗人伊甸
 

我心里默默地说,沈老师,远方诗社又传承到了新的更年轻的社员们手里啦,您与远方诗社的一世情缘也一定会延续下去,我会在雪域高原为您祈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