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微软亚洲研究院洪小文新春致辞工作感言 |
分类: 文化 |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
寅虎辞旧岁,瑞兔迎新春,转眼间,又一年的时光如雪花般悄无声息地飘落。怀着对计算机基础研究的满腔热情,揣着对技术改变未来的美好憧憬,我们与众多的信息技术爱好者一起,敲响新年的钟声,挥别 2010年,一起期盼那充满希望的2011年!
回首即将辞行的201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信息技术产业从金融危机的隆冬中迅猛复苏,机遇与挑战交织并行,为市场探索与研究增添了几分不确定性。但值得庆贺的是,作为微软公司在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研究机构,微软亚洲研究院一直秉承着求实创新的精神,在自然用户界面、互联网搜索与数据挖掘、移动计算、图形图像处理等多个前沿领域内一如既往地勤耕不息,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果!
同时,在这丰收的2010年里,微软亚洲研究院还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期待技术造福人类,创新改变未来,让这一年过得格外充实而热闹。
6月23日,由微软亚洲研究院与故宫博物馆、北京大学三方共同合作研发的“走进清明上河图”沉浸式数字音画展示项目宣布正式完成。这意味着,今后观众在参观故宫时,可以在故宫博物院的书画馆里借助这一创新的多媒体展示平台,身临其境地感受800多年前盛极一时的北宋都城汴梁的社会盛况。
8月1日,微软亚洲研究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微软杯”宇宙漫游制作大赛正式启动,吸引了来自中国的近两百个代表队参加。通过大赛,普通公众首次接触并运用了微软研发的万维天文望远镜(WWT)技术,这为推广“全民科学”的理念,搭建天文学与人民日常生活的桥梁起到了独特而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创造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其他学科的普及与教育的又一个成功案例。
10月18-20日,我们在上海举办了年度内最大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展示活动:微软亚太区教育高峰会、微软研究院创新日、21世纪的计算大会,研究院的老朋友、名闻遐迩的图灵奖得主Chuck Thacker、John Hopcroft、Barbara Liskov,以及里克·雷斯特、David Culler等著名计算机科学家齐聚上海,与亚太地区的逾2500名师生畅谈未来计算。
更幸运的是,这份执著和努力不仅获得了业界的褒扬,还受到了广大用户们的肯定!
今年11月,在《亚洲华尔街日报》与瑞士信贷银行在香港举办的“2010亚洲创新奖”颁奖典礼上,微软必应词典(其前身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的英库)以最高票荣获“读者之选大奖”。该评选是亚洲地区备受瞩目的创新领域大奖,旨在表彰提出创新理念、方法或技术的企业和个人。这对我们而言,实在是极大的鼓励!
深深地感谢所有为这些高新技术项目付出艰辛努力的同事们。没有他们的辛勤工作,我们就无法有所突破和创新,也无法对社会有所贡献。
我们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一直在从事“变梦想为现实”的尖端研究工作,在这扑面而来的2011年里,我期待未来有更多创新的成果给用户带来工作和生活品质的飞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年3月,微软亚洲研究院将从希格玛大厦搬迁到中关村的微软新大楼。那里,一个崭新的春天正期盼着我们的来临。
在此,我们一方面共同回顾那些珍藏在希格玛大厦里最难忘的记忆,另一方面也向各位发出最诚挚的邀请:“等明年春暖花开了,欢迎来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新家看看!”
是呀,冬天已至,春天还会远吗?你瞧,瑞兔已经在新家门口竖着耳朵翘首等待,让我与瑞兔一起,向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各界朋友们道一声“新年快乐!新家再聚!”
欢迎关注微软亚洲研究院微博:http://t.sina.com.cn/msr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