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设立国家电信局是一种倒退

(2008-03-17 08:46:43)
标签:

国务院

机构改革

电信

信息化

工业化

it

分类: IT产业
 

设立国家电信局是一种倒退

文/山里人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日程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进入了实战阶段。这次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大部委制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减少部门职能交叉,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切实建设服务型政府。

    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根据工业化和信息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这一科学发展规律而提出,对加快提升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有着强大的促进作用和积极意义。

    由于工业和信息通信分属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量远大于信息化行业,因此,许多电信业内的专家担心新成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弱化了信息通信业的管理,进而影响信息化的发展。

    将工业和信息通信两大行业合并到一个部门进行管理,有利也有弊。优势是可以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和提升;劣势在于实际管理活动中会出现顾此失彼,保重点、轻平衡。专家们担心在部门内,电信管理职能会弱化,统一协调职能会丧失,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认为信息通信管理职能会弱化,非要在部内设立一个独立的国家电信局,笔者认为绝对不可取,设立国家电信局是一种倒退。相对独立的国家电信局会将刚刚开放的电信业重新带回到过去相对封闭、保守的状态,不利于电信业扩大开放,更不利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结合信息通信业的行业特点,强化信息通信的规划、建设、发展,可以通过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内设立司机构来解决,完全没有必要设立一个独立的局。

    在部内设立一个独立的国家电信局,与设立一个信息产业部有什么区别?无非是部门等级降低罢了,一个部制都没有解决好信息通信业的所有问题,一个独立的局可以解决?答案是否定的。

    全国人大代表文会国代表认为,设立国家电信局主要有三点理由:一是电信产业规模巨大,必须设立一个专业部门来管理。二是信息化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主导,而信息化是由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三大部分组成的,其中尤以网络更为重要,是所有信息的载体。三是我国电信业必须与国际接轨。世界上有国际电信联盟,如果不设立电信管理总局的话,我国将没有一个机构与电联进行衔接和对口,将直接影响到国际交往和国际合作,最终将影响到国内电信业以及信息化的发展。

    文代表提出的理由主要是基于规模、重要性和对口部门,显然理由不是十分充分。基于规模和重要性,工业行业里比通信行业规模大和重要性强的小行业有许多,比如电子行业是不是也要单设一个电子管理局?谈到与国际接轨,国际上相应的管理组织不是电信联盟,就是什么委员会,我们为什么非要设一个单独的局?

    河南网通人大代表沈明才等18位全国人大代表日前联名提出一个提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内设立相对独立的国家电信监管机构——国家电信局。这个局的职责是:负责对行业发展的研究、规划,负责重大事件的通信指挥、调度,负责技术创新的组织和标准统一,负责协调管理国际电信服务贸易,负责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监管,负责电信市场的规范和协调,以确保电信行业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这个提案与文代表的提案基本一样,都是提出在部内设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电信局,但理由有所不同。18代表提案的理由:一是电信行业“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点需要全国统一的管理。二是电信行业关系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三是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需要统一的通信指挥。四是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有利于电信行业的发展。

    这四点理由,总体上来讲还是延续了过去电信管理的旧的传统思维,没有从我国信息通信业发展的现实和未来去考虑和分析解决问题。

    2000年全球互联网高速发展泡沫破灭后,互联网发展相对陷入了低潮。然而,由于互联网的创新性和变革性,以及开放性,使其开始逐渐改变和影响传统电信业的发展,悄悄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习惯,互联网与电信网的融合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传统意思的电信行业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是计算机网、通信网、电视网三网合一的信息通信行业。信息通信行业已从传统的提供信息通路为主的电信业转变为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信息通信业,其行业的内容较以往的电信业丰富了许多、扩展了许多。信息通信业不再局限于几家大型的基础电信运营商,扩展到数万个基于通信承载网的内容服务提供商,以及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中小型企业。

    信息通信业的变化,呼唤政府管理应从社会的角度去研究和规划信息化,而不再局限于几家大型通信运营企业。信息通信的标准化应服务于信息通信行业,更应该服务于全社会,特别是企业。信息化目前不仅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与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市场经营紧密相关。在标准的管理中,如果仅考虑通信行业标准,忽视了企业内部信息化的标准,结果会导致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严重脱节,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信息安全不仅仅涉及到互联网泄密和遭受攻击,同时企业的信息网络更容易受到非法侵入,企业的机密更容易泄露,因此,从信息安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出发,企业的信息安全问题不亚于通信网络的安全。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信息安全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新成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职责中,明确提出了“不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信息通信业的管理应依照这一要求进行,不能总用过去的思维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将不该管的尽快下放,抓好宏观工作,继续解放思想,让过去电信行业内的保守思想尽快退出历史舞台。

    要解决信息化管理功能不能与工业管理功能一样强这个问题,除了设置相应的内部机构外,应多从人的角度考虑。信息产业是一个创新活跃、富有朝气的行业,其管理者应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气质和性格,要敢于创新、敢于冒险、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及时纠正错误,绝对不能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态度。

    对于新设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管理信息化的领导,笔者建议应从来自于运营企业、并具有一定政府工作经验的年轻领导中选拔,最好是六十年代出生。四十岁的经济博士可以当副省长,为什么六十年代出生的电信行业领导不能担任相应职务?

    笔者建议选拔六十年代出生的电信运营企业的领导,理由:一是年龄优势,二是经历优势。年龄优势是指对信息化理解会更深一些,而且胆子相对大一些,同时犯了错误有时间纠正;经历优势是指对通信运营商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便于下一步的电信重组和电信市场监管。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寄希望于一个体制改革就能达到,必须从思想上、认识上、观念上、行为上进行彻底的变革,不断摸索和寻找内在的客观规律,继续深化改革,解放思想,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和谐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