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呼唤“提升外行领导内行的水平”
文/山里人
3月11日下午,人们期待已久的国务院体制改革“大部制”方案出台了,国务院将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其中,运行10年后的信息产业部将并入新成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
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目前工业管理分散、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缓慢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新成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分部门、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核电管理外的部门组建完成。
改革方案中明确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确保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工业和信息原本是两个互不相干的行业,但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工业的巨大推动作用,工业的快速发展又促进信息业的繁荣和不断创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时代的呼唤,是紧迫和重要的,必然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历史的篇章中写下浓浓的一笔。
在我们为工业化和信息化快速融合欢呼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业化和信息化分属于不同的产业群,一个属于第二产业,一个属于第三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管理工业和信息化时应该注意两者之间的异同,充分认识两个行业内在的不同发展规律。
坊间传闻,在人事安排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李毅中将任部长,王旭东任党委书记。不论谁担任第一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不可避免存在外行领导内行的挑战。一个人同属于两个不同行业、熟悉和了解掌握两个不同行业的内在发展规律和运作模式是不现实的,因此,大部制改革呼唤提升外行领导内行的水平。
关于外行领导内行好,还是内行领导内行好,到目前一直争议不断。山里人认为不管是外行领导内行、还是内行领导内行,关键在于领导水平和领导风格。
内行领导内行容易把握本行业内的发展方向,对本行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状况有较好的了解,但也容易刚愎自用,压制不同声音,阻扰创新和发展。
外行领导内行可以带来新的思维方式,不同观点和认识的碰撞会产生创新的火花,形成百家争鸣,激发行业的创新能力,但也会产生认识上的误解,不能正确把握行业的科学发展规律,忽视行业的内部呼声,延误战机。
信息通信业是一个发展非常快的行业,这几年我国电信市场发展的失衡已经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互联网与通信业融合的加速,信息通信业正在呈现互联网行业的一些特征,摩尔定律、马太效应等定律对信息通信业的作用日益强大,信息通信业管理需要快速反应、随机应变。
信息通信业这种在管理方式的自由、奔放式、不落俗套的要求,与工业的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成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如何适应截然不同的管理要求,必须在管理水平上下功夫,提升管理能力,准确把握两个行业的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提升工业化水平。否则,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作用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