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专家找不到北
文/山里人
昨晚,看了史炜老师的博客《电信重组之争,不仅仅是利益博弈》,心里一直堵的慌。电信重组话题已经讨论了五六年,到现在专家们还在辩来辩去、争来争取,难以达成共识。
从电信重组、电信市场失衡题、移动漫游费题等问题之争上,可以看出:电信专家已经找不到北,更谈不上能够提出任何好的建议。
山里人并不是瞧不上电信专家,只是说电信专家已经与实际脱离的太远,每天沉迷于理论公式推导、繁杂数据分析之中,结果导致电信专家每个人都是偏居一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史老师在文章中提到“2月6日,北京的电信经济专家如数聚集在北京郊区的一个温泉度假村,群情激昂地研讨电信重组问题。这次会议,在京数的上顶级电信经济专家基本到齐了,并囊括了信息产业部、国资委、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政府所属研究机构的专家。”从参加人员的结构上看,这次北京的聚会全是理论专家,没有一个来自于电信运营企业、电信制造企业的专家。
山里人无法想象一个关系到上百万人命运的电信重组,竟然没有一个代表参加讨论。不知是专家不屑于同电信从业人员讨论,还是电信从业人员觉得参加讨论没意义?
在计划经济时代,电信专家们可以坐在办公室依据电信企业送来的报表进行分析判断。现在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四大电信运营企业都在不同的资本市场上市,电信专家们如果仍依靠企业报表来进行分析研究,怎能提出好的建议?
有部分专家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希望能到电信运营商一线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由于电信运营企业已经上市,市场竞争又非常激烈,因此,电信专家在电信企业只能看到电信企业高层希望让他看到的东西,并不是全部的、真实的,结果导致电信专家的失聪。
前不久,两部委搞得移动漫游费听证会结果,充分反映出了电信专家制定方案与实际的脱节,移动漫游费资费调整方案本意是降低移动漫游费,结果成了调整移动资费体系结构,最终导致政策执行困难,不得不进行调整。
关于电信重组,有消息指出“五合三”获得政府认可,结果是很多电信专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持反对意见居多。
著名的阚凯力教授认为“五合三”是“庸医杀人”,提出了“南北拆分移动”自认为十分了得的方案。阚教授可能不知道,“拆分移动”方案以及他本人很多观点在电信从业人员看来更是“电信级的庸医杀人”。
电信专家找不到北,不能全怪电信专家,电信企业的保守和自负应该负有更大的责任。
电信企业的不开放、沉默寡言导致电信市场流言盛行、谬论当道、乌烟瘴气,结果是消费者不满意、政府不高兴、企业受伤害、行业发展前景堪忧。
电信企业什么时候能够主动与电信专家接触、主动与媒体互动、主动对消费者开放,让电信专家就能很快找到北,电信行业就有发展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