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里人评电信重组(4)

(2007-05-24 04:58:36)
标签:

电信重组

市场竞争

移动

 

4、电信市场竞争格局设计至关重要

【IT168专稿】电信重组的前世今生------节选

    2002年5月,中国电信被一份为二,与中国网通控股公司、 吉通公司组成了两个新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以原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及所属21 个省(区、市)电信公司相关资产及其他有关资产为基础组建;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以原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及所属北方10个省(区、市)电信公司、中国网络通信控股有限公司、吉通通信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相关资产及其他有关资产为基础组建。

    “到2002年12月底,电信业务收入的市场占有率,中国电信为33.1%,中国网通为16.4%,中国移动为36.7%,中国联通为12.4%,其他企业1.4%,以往某个企业一家独大的局面已不复存在。电话用户的市场格局也重新划分,固定电话用户,中国电信约占62%,中国网通约占37%;移动电话用户,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约占70%和30%。固定、移动通信领域都已经形成比较竞争。”

    我国电信行业经过二次重大重组,目前已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联通四大主要运营商和中国铁通、中国卫通两个相对弱小的电信运营商进行电信市场充分竞争的格局。

    山里人评:

    1、原中国电信的拆分是国家为了打破固定电话垄断采取的一个战略上的举措,也是对社会舆论强烈要求打破电信垄断的一个回应。这个方案,在很多业内专家看来并不是最好的,但也并不是没有一点可行性和合理性,只是拆分的时机和方式欠妥,对全球电信业的谋变和发展趋势没有很好地研究。

    2、从1999年开始,国际上日本等部分发达国家的移动业务收入已经开始赶超固定业务收入,到2002年全球平均移动用户总数已经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总数,移动对固定电话的替代从2000年开始已经呈现出来。

    3、2002年的拆分结果,从静态数据来看,市场结构比较合理,但完全没有考虑业务的发展趋势和每个企业的历史背景。简单地认为固定领域和移动领域不会出现相互竞争,误判了电信业务的发展趋势,过分依赖了国际发达国家的发展数据,忽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电信消费方式的影响和全球化经济、互联网对电信用户消费习惯的影响。

    4、新网通的成立是我国对电信企业进行第一次融合重组尝试,也是理想和现实的一次结合,为我国今后的电信重组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5、如何考虑和设计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各种考虑因素如何平衡、国际上的发展经验如何借鉴、决策的流程如何加快等等问题,已经成了我国电信重组的头等大事。

    6、电信网通互不介入协议的签署,对于北电信、南网通的弟兄们来说十万个不愿意,但对于北网通、南电信来说确实是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

    7、促进市场竞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电信业不是参与人多了就可以形成有效竞争,目前中国移动的一枝独秀绝对不是合理的市场竞争结果。

    8、政府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如何设计市场竞争结构,需要时间来充分考虑。而社会要求降低电信资费的呼声日益高涨,政府已没有太多的时间设计市场竞争结构。

    9、降低电信资费对谁有利?取消漫游费对谁有利?答案只有一个:中国移动。中国移动的规模优势和现金优势,再加上移动业务和服务优势,并不担心资费降低。困难的是其它运营商,慢慢地会陷入困境,让电信市场竞争成为一个人游戏,过去多年的促进电信市场的付出打了水漂。

    10、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德国电信最近发生的裁员罢工事件,给我们敲醒了警钟。中国电信业与世界电信业的差距也就一年半载,留给决策部门的时间不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