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到清明

(2008-04-02 21:28:58)
标签:

清明

情感

 

 

又到清明,妈妈把和爸爸的合照框起来挂在床头,那是他们四十多岁的合影,在郊外,灿烂地笑,很漂亮很漂亮。那时的他们比我现在大不了多少,可我觉得只是在昨天,我们家人的记忆某种程度上永远停留在爸爸五十四岁多一点的1997年1月,他离开我们已经超过了十一年。

 

这是我生命里最有创伤的事,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对生死完全没有接受度,对我心理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因此我和妹妹在合适的年龄无法想像去要一个孩子,我们怕增加一份亲情带来的牵挂,我们没有了安全感,无法承担至亲的哪怕一丁点儿闪失。我爸爸是在市一医院去世的,我从此再也没有去过那里,很多年在看得到这个医院的地方我都绕道。我想那些经历灾难的人确实很需要心理救助,我花了十年才把自己慢慢救活,也不敢说痊愈。

 

我妹妹在朋友孩子可爱的感召下02年有了点点,她慢慢地长大,今年秋天要上学了。我经常去幼儿园接她放学,在回家的车上聊天或者背乘法口诀。她不是那种在众人面前迅速而强烈地表现自己的孩子,跟老师说再见也不像那些外向的孩子大声地叫“林老师金老师再见” 然后一溜烟地跑掉那样。点点总是有点不好意思,会小声地说再见。我们花了很久来教她要主动一些,要让同学和老师听见。现在她已经会主动地让大家听见地说再见了,可是到了车上她会跟我说:我还是有点不好意思。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爸爸妈妈也逼我叫老师,我就是不叫,可能在心里我们对人际关系都比较慢热,我觉得没关系,到了接受的时候自然就好了。就像我觉得有些父母并无必要焦虑于自己的孩子没有在书上标明的年纪学会用杯子而要用奶瓶,有些事长大了就会了,每个孩子总是有些区别。

 

在我看来,点点的情商是很高的,她小小年纪却会在开玩笑方面和大人有默契,比如她有时候会看着我说:你不是大姨,你是杭州名人鲁瑾小姐!然后脸上露出揶揄的表情。这是我妹妹的调侃,她能迅速接受里面的信息。并不是所有的新奇都能哄她,比如我问她:你想不想到电台来参加录音,然后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从广播里出来?她摇摇头说:不想。

 

点点对我们家很重要的意义是用她孩子的视角重新打开生和死的对话。今天我和妈妈正好在说挂在床头的爸妈合照是他们几岁的时候,点点插进来:四十多啊,那现在你六十五了!孩子眼里的岁月是没有叹息的,我妈本来要叹气的,点点一说就笑了,好像没理由叹气了:多么正常啊,就是六十五了么!

 

我们家很怕谈生死,尤其在多愁善感的妈妈面前。但点点没有这个忌讳,她看到外婆的某个东西比如口红或者戒指很喜欢就想要,我妈说不行,你太小不需要,外婆自己要用的。点点就会没心没肺地说:那你死了以后给我。她跟我也说过这样的话,我的耳环和某几件衣服已经被她预定了,等我死了以后她来接收。其实她是一个很有感情的人,我妈背痛她会给她敲背,发烧她会轻轻地走进探额头,她只是对生死还没有感性的概念,她只知道:人总是要死的。这样反而使大人也试着去接受现实。

 

每年清明的扫墓,对点点而言就像一次郊游。她对没见过面的外公并不陌生,因为看过很多他的照片。我们希望她知道有外公这个人在天上很重要地存在着,但不想传达给她忧伤。她长大了甚至现在也会有自己的忧伤,希望她乐观丰富,慢慢学习克服和自救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