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指数持续下跌,“大小非”的解禁与减持被认定为祸首之一。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大小非”的新规定并没有得到持续的效果,“大非”的自我锁定又成了另一辅助手段。三一重工大股东自锁股票后,市场反应很好,陆续有一些公司跟进。在目前市场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大股东自我锁定无疑会给市场赢得稍许喘息机会,但对市场的长期影响却是复杂的。
一、对“大小非”减持的再规范,是投资者期待已久的政策
任何一个金融市场在特定的时期均需要一定的政策调节,小到加息减息,大到特别资金入市。在强势市场中,政策常常被投资者理解为利空而遭到非议,但在弱势市场中,投资者会更多地希望借助政策来刺激市场反弹。同样的,政策利多作用在不同的市况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在下跌途中,政策利多有两个作用,一是减缓下跌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二是为市场赢得时间,以等待市场基本面或政策面发生新变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以时间换空间。而在市场底部区域,政策利多的作用则主要表现在争取实现市场转势。强市时与弱市情况基本对称,只是取得相反的结果。
股改的启动,应属争取实现市场转势,而大股东自我锁定则属为市场赢得时间。
本轮股市下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造成的。前期市场疯狂,股指涨幅过高、国内国外经济形势不佳、国内自然灾害不断以及“大小非”解禁减持等等诸多因素使股市不堪重负。在这种形势下,治理交通堵塞的“错峰”方法同样也适合治理股市,相比起来,推迟“大小非”减持是更可行的办法。
理论上讲,“大小非”的解禁是以前约定好的,解禁后并不卖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股东对目前较低市场价的不认同。因此,它对市场的作用是,一方面增加了公众投资者的信心,另一方面给市场一个明确预期,即市场抛压会相对减弱,所以市场反应是良好的,也正是基于此,“大股东自我锁定”股在公告出来后均有不俗表现。
目前的大股东自我锁定无疑会为市场赢得时间,这个时间会用来干什么?就是等待市场其它不利因素的转变,主要是等待国内国外经济形势好转。
当然,大股东自我锁定,也将市场抛压推向远期,推迟了股改完成时间,加重了远期市场负担。
二、大股东自我锁定也应警惕
市场走弱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正常现象,即使表面看上去尚属利好的正常举措,也存在被人利用的风险。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这里举三个典型,分别是曾经发生过的、正在发生的,以及可能发生的。顺带也提醒投资者,“大股东自我锁定”这种目前被叫好的模式,也可能会被人利用。
曾经发生过的如利用增发出货。设局者先增发股票,增发价会被市场误认为铁底,设局者在增发股上市前后出货。
正在发生的如可分离债。可分离债中的债券利率仅在0.8%以下,发行公司的融资成本极低,为了能发出去,配个权证。在目前情况下,权证价格可能被高估,申购分离债者似乎还有收益。但高估的权证价格最终由末日持有者买单,上市公司用这种办法将应自己承担的债券利息转给了末日权证持有者。当权证定价趋于理性后,申购分离债会面临较大风险。
可能发生的如在大股东公告自行锁定中,“小非”勾结“大非”,“大非”公告自行锁定,“小非”趁机卖出。大股东自锁股票后,市场反应很好,很难说在以后行情持续向坏的情况下,是否会有“小非”勾结“大非”。反正“大非”已决定不卖,顺势公告一个“天价”最低减持价,骗得市价上涨,与“大非”有着特殊关联的个别“小非”趁机出逃。所以对“大股东自行锁定”的股票,也不应盲目乐观,制定投资计划时,仍需对公司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
(交银施罗德拟任基金经理 屈乐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