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市场的资金供给

(2008-06-12 10:53:00)
标签:

财经

分类: 交银施罗德每周视点
    进入2008年以来,投资者讨论最多的话题大致上是以下几个,一是估值水平,二是宏观经济面和公司基本面,三是股票和资金的供求状况。
 
    从静态水平看,指数调整到现在,估值水平过高的局面已经有所缓解,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如果从中长期角度看,投资者已经可以考虑挑选有基本面支持的公司逐步建仓。对于一些当前估值水平较为合理的公司来说,未来的成长性比较确定,即使未来指数进一步下跌20%左右,其股价也未必有很大的下跌空间。
 
    宏观经济面和公司基本面的前景似乎有点模糊,主要的风险是实际情况会不会比预期更加悲观。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对企业的盈利增长前景持有谨慎的看法,要素价格的调整可能使得企业的收入和盈利增速面临更大的压力,企业盈利增速大大超过预期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这个时候,投资者谨慎一点好象不会犯大错。
 
    未来对市场压力最大的可能仍然是资金和股票的供求关系。先说股票供给,融资和再融资好像并没有受到重大限制,而且从目前新股发行和再融资推出的速度看,融资速度也没有放缓,持续的融资加上大小非的减持,会给股价造成压力,这点大家已经谈得很多了。
 
 
    首先是新基金的发行,为了对冲股票供给的增加,证监会加大了新基金的发行速度,但是新基金的发行情况却令人担忧。2007年投资者情绪高昂时,发行当天的申购量可以达到上千亿的水平,但现在的发行情况甚至较2005年更差,经过30天的发行期,发行比较好的基金可以达到10亿以上,发行差的基金成立都有困难。如果说新基金发行规模是市场资金的风向标的话,毫无疑问,市场新增资金的供给已出现严重贫乏。而且中小投资者一般倾向于认购新发行基金,而基于利益的目的,银行渠道也会大力推介新发行基金,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老基金的持续申购情况可能更加不容乐观。
 
    其次是老基金的净赎回。虽然指数从去年10月份以来已经巨幅下跌,但基金份额却出乎意料地保持稳定。统计数据显示,基金总份额甚至在2008年3月份创出历史新高:22794亿份(当然这里面有很大的贡献来自债券型基金的增量)。直到4月份,基金才出现了有月度统计数据以来的最大单月净赎回,比例约为7%(这里面包含新基金发行的增量)。
 
    在深度套牢的情况下,基金持有人的赎回过程可能是非常缓慢的。问题是,基金持有人什么时候会失去耐心而加大赎回力度?
 
    安信证券做的研究很有意思。通过有限的数据(中国基金业存在时间仅10年,用这些数据做统计分析可能会有较大的误差),他们对基金申购赎回行为和上证综指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市场出现调整两个季度后是基金持有人信心松动的时间点,也就是说从高点调整下来后两个季度,即使持有人还是账面亏损,但他们的信心正在快速丧失,从而会加快基金赎回。按这个分析,从去年10月份开始,今年4月份正好是净赎回开始的时候,而且按文章分析,历史经验表明这种净赎回最终会达到基金总份额的15-20%,对现有3万亿基金规模而言,意味着5000亿左右的资金净流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对市场可能造成的压力有多大。

虽然说由于数据比较有限,统计分析的结果未必很有效,但我相信市场中唯一不变的是人性,投资者或基金持有人的行为是会反复出现的,4月份的基金净赎回数据已经初步印证了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等待进一步的数据出来再看看趋势是否延续,作为我们下一阶段决策的参考。

 

 

(交银施罗德专户投资部总经理 赵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