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AMD被收购:谁是最终的买家

(2007-09-25 02:23:19)
标签:

IT/科技

amd

收购

英特尔

如果AMD被收购:谁是最终的买家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有分析师称,在未来的6个月左右的时间内,AMD将面临7种选择。笔者看了这7种选择,其中有6项均是与AMD被收购有关,而作为最乐观和最不可能的一种是保持现状。即走出低谷,还清所有债务,那么AMD CEO鲁毅智也将成为新的“乔布斯式”人物。这对于目前的AMD来说与天方夜谭无异,所以笔者在此不再赘述,那么在未来AMD被收购的6种选择中,哪种的可能性最大呢?谁又会是最终的买家呢?

 

    第一种是IBM收购AMD。之后,IBM将对英特尔构成严重威胁,但问题是,如何处理当前的AMD管理层,AMD的债务问题如何解决?

 

    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首先是IBM收购AMD并不会给英特尔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因为从未来处理器的发展趋势看,多核将成为主流。尽管多核对于X86架构的处理器厂商是比较新鲜和有吸引力的技术,但对以RISC架构为核心的厂商,例如IBM来说,多核早已经实现了,而且目前IBM之所以会在服务器市场的营收上排名老大,正是其基于RISC架构下的Power系列处理器的功劳,而从IBM未来的发展看,IBM还会力挺自己的RISC架构下的Power处理器,加之目前AMD的巨额债务和在市场上的颓势,IBM是不可能以单纯收购的形式来接管AMD的。退一步说,即使IBM想通过X86架构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主要是服务器市场)的话,首先IBM的技术优势并不在X86架构,而是在RISC架构上,所以,IBM采用与英特尔合作的方式是最省事和风险最小的。曾记何时,IBM PCD因为亏损而卖给了中国的联想公司,从这点上看,IBM也不太可能通过收购AMD重返PC市场,因为PC已经成为IBM心中永远的痛。

 

    第二种是三星并购AMD。三星一直有意进军全球64位CPU市场,但问题是,美国政府可能不情愿让AMD落入一家远东公司手里。即使过了这一关,那么整合也是个难题。

 

    其实早在这个预测之前,业内就已有传言三星要收购AMD以与英特尔来争夺半导体市场的桂冠。三星电子总管半导体部门的总经理黄昌圭曾经放言,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在2010年将把销售额提升到400亿美元,从而甩掉英特尔,在存储器和非存储器的半导体领域雄居世界第一。他同时预测,到目前为止,一直是由拥有个人用电脑(PC)和中央处理器(CPU)技术的英特尔来主导半导体市场,但在未来,三星电子将逐渐站在中心位置上。而从IC Insights2007年第一季度TOP20半导体芯片厂商销售排行榜的数据看,三星以47亿美元的销售额排在英特尔之后而居第二位。尽管英特尔仍以80.1亿美元销售额占据榜首,但三星与英特尔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所以三星收购AMD理论上既可以让三星进入到64位处理器市场而直接与英特尔交火,同时在销售额上可以进一步缩小与英特尔的差距。但这些都是在三星能够很好地整合AMD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出现的最好的结果。尽管对于三星来说,收购AMD会带来扩大自己影响的机遇,但整合的风险似乎和机遇一样大。在这种情况下,韩国人会如何出牌,变数还是很大的。

 

    第三种是中国企业并购AMD。同样,美国政府也不会甘心。

 

    由于AMD目前还掌握着处理器领域的某些核心技术,所以卖给中国的企业,美国政府肯定会出面干预的,获批的可能性很小。大家知道,英特尔今年3月在中国的大连建芯片封装厂的计划也是历经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最终还是以比较过时(至少落后两代)的技术才获得美国政府的批准。其次就是从收购的资金看,目前中国的企业很难具备这样的实力。而除了美国政府的审批和资金外,中国的企业收购AMD后也依旧面临着整合的问题。况且中国也正在提倡自主创新,进行自己芯片的研发(例如龙芯),这时候购买AMD,无疑会遭到相关部门和厂商的反对。由此看来,中国企业收购AMD的可能性也不大。还有一点比较艰难的是,目前英特尔在产业链(全球和中国市场)上与AMD相比已有绝对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而一旦中国企业收购AMD的话,将会面临产业链重建和市场(中国和全球)的开拓,谈何容易!

 

    第四就是私募资本并购AMD。之后,解散AMD当前大部分管理层。另外,英特尔也可能“曲线”加盟私募资本集团。

 

    笔者认为在收购AMD的6种选择中,这个选择恐怕是最有可能的。AMD之所以从双核时代的崛起到目前四核(多核)竞争中的淡出,恰恰是AMD的管理层这两年精于与对手的口水战而忽略了技术上的持续创新和用户及市场的需求。所以可以解散AMD的管理层是收购的关键。另外就是如果英特尔真的最终能够“曲线”加盟私募资本集团而间接控制收购后的AMD的话,英特尔将变成AMD的主人,在目前处理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少了心腹之患和市场不利干扰的英特尔将会使处理器市场向着更加理性竞争的方向发展,而整个产业和用户都会最终受益于这次收购,何乐而不为呢!

 

    第五种是意法半导体并购AMD

 

    该报道对此没有给出任何的说明和解释。笔者认为这恰是因为这种可能性不大或者说理由不充分所造成的。意法半导体公司(ST)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之一,在数字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计算机外设及智能卡等领域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06年,该公司销售额达98.5亿美元。在2006年的全球半导体厂商排名中,ST排在在英特尔、三星、德州仪器、东芝之后,位居全球半导体供应商第五。如果按照细分市场,ST在无线通信应用方面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18%,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仅次于德州仪器与高通,排名世界第三。2007年ST不仅将继续开发45纳米制造工艺,并会在无线与数字消费类产品的融合方面寻找机会。2008年将在完成CMOS技术产品研发转型后,着手CMOS核心技术的收购,重点关注技术衍生的应用研发。从上述意法半导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中可以看出,其实意法半导体与AMD的产品和定位是完全不同的。而在中国市场,目前,ST在大中国区的合作伙伴包括该地区顶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他们的产品涵盖了通信、数字消费、工业应用、汽车电子和智能卡等多种不同应用领域,并在上述领域中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2006年在汽车电子领域排名第一,MPEG2市场排名第一,在功率器件领域市场位于前列,此外,ST不久前还获得了中国龙芯5年产销权,人家意法半导体干的好好的,何必背AMD这个包袱呢!

 

    第六种为IBM接管AMD。与IBM直接收购AMD不同,该方案是AMD首先宣布破产,然后IBM以“营救者”的身份出现,这样能得到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还有利于解决一系列难题。

 

    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也很小。首先AMD宣布破产可以免除部分的债务,同时AMD还会面临重组的一线生机。不过从历史上看,申请破产后,重组成功的少,清盘的多。凭借AMD自身的能力,清盘的可能性极大。那么只有IBM对AMD伸出援救之手了。但就像笔者上面分析的,IBM收购AMD的商业价值如同鸡肋,也正是这个鸡肋,让IBM在变通的形式下收购AMD的可能性都不会很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AMD被收购是迟早的事情,至于谁会是最终的买家,从目前的情况看,无论是技术方向、产品定位、市场应用等,英特尔有可能是最终的买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控制AMD,同时又会免予垄断法的诉讼)。从竞争对手变成另一方的囊中之物,这之中AMD汲取的东西应该很多吧。正所谓: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