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联想:柳传志理性Vs杨元庆激情

(2007-09-04 03:06:59)
标签:

it/科技

联想

柳传志

杨元庆

联想:柳传志理性Vs杨元庆激情

 

ACER宣布并购Gateway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与之前传联想并购Packard Bell的热闹相比,这次联想显得异常的安静,没有了杨元庆的慷慨激昂,没有了陈绍鹏的侃侃而谈,取而代之的是联想控股总裁、联想集团董事柳传志在91日用友软件举办的企业经营与管理创新年度峰会中,对联想集团近年来发展路线的理性剖析。

 

从柳传志对于联想近年来经历的多元化、收购IBM PCD、竞购Packard Bell重要的转折事件的分析和展望中,笔者感受到的是这位联想教父级人物的理性和少帅杨元庆的激情。

 

其实无论是联想当初的多元化,还是后来的并购IBM PCD,柳传志都是持非常审慎的态度。“比如FM365这个网站。这些方面的决策跟PC非常不同,杨元庆要非常的费心思,而且这个决策是不是正确的也很难说。”事实证明,柳传志的担心是对的。对互联网稍有印象的业内人士,对FM365曾经的辉煌总是记忆犹新。2000年春天,联想FM365网站正式发布,并号称要超过新浪。一时间FM365成为联想挺进互联网的一把利刃。就在“赶超新浪”、“联想电脑的附件”“自力更生”……究竟是“谁让我如此心动”等的宣传不绝于耳时就在杨元庆为互联网事业憧憬时,国际市场已经出现了“.com”热的退潮。FM365发布之前4天,纳斯达克指数一天内狂跌了355.49点。这个“黑色星期五”预示的“网络泡沫”时代的来临。2001年的冬天,“网络泡沫”最终终结了据称是杨元庆坐在马桶上想出的“FM365”的名字的互联网梦想,随着梦想而去的是数亿元的投入和抢夺PC市场优势的最佳机会。由于受到联想互联网战略失利的影响,联想的PC业务之后出现了较大的波动,2003年到2004年初,联想的PC市场份额由原来的28%缩小到了24%

 

对于所谓企业的多元化,麦肯锡曾经通过对412家企业样本进行分析后认为:专业化经营(67%的营业收入来自于一个业务单位);适度多元化经营(至少67%的营业收入来自于两个业务单位);多元化经营(少于67%的营业收入来自于两个业务单位)。结论是:专业化经营方式,TRS(股东回报率)22%;适度多元化经营方式,TRS18%;多元化经营方式,TRS16%。如此看来,如果我们仅仅从回报率的角度看,专业化经营的方式要优于多元化的经营方式。柳传志今日评价此事时称,在制定战略时,要把执行时遇到的问题想清楚,预测到未来必然发生的事以及业务碰撞。此外,很多事情是需要领导者决定的,如果领导者没有精力执行,或者精力资源不够多元化,新业务就很难取得成功。但当年杨元庆的激情早已经胜过了柳传志的理性。

 

当联想多元化失利后,杨元庆不得不将联想的业务重新集中到PC上来,并开始联想的国际化之旅。也许杨元庆只适合做PC业务。正如柳传志所言,杨元庆对PC业务的感觉非常好,或者说极好。所以当杨元庆提出并购IBM PCD的时候,柳传志尽管忧心忡忡,但还是被杨元庆的激情所感染,在董事会多数成员竭力反对的压力下,杨元庆率领联想开始了他的PC国际化征程。事实同样证明,柳传志的忧心忡忡是有道理的。今天的联想在收购IBM PCD的老家美国市场,也是最重要的PC市场举步维艰。尽管已经持续赢利,但整合的效果远未发挥,市场表现也很不稳定,同样的情况在欧洲和亚太市场也有所体现。其实杨元庆在收购IBM PCD的时候,和当年做互联网的情况极为相似,当年是互联网泡沫乍起,而当年的PC业务已经呈现日薄西山之势,利润已经低得可怜。那时收购IBM PCD不是在捡金砖而是在背包袱。更令杨元庆忽略的是,同是华人企业的ACER已经悄然崛起,以低价格和通畅的渠道占据了欧洲市场的优势地位,同时在美国市场给联想不断施压,就在杨元庆激情宣布并购IBM PCD是一次成功的并购时ACER这个沉默杀手在今年的第一季度首超联想进入全球PC季军的位置。对此,柳传志称,并购IBM PC只是阶段性成功,联想的路还很长,自己在对待联想集团的心态上并未因此而有太大起伏。目前文化的整合是很关键,也是最艰难的。在此,杨元庆的激情再次感动了柳传志的理性。因为柳传志尽管还是忧心忡忡,但至少承认并购IBM PCD是值得的,并站出来为杨元庆游说。

 

为了缓解美国市场整合的缓慢,或者按照杨元庆的话说是扩大战果,杨元庆抛出了再次并购的战略,高调宣布要并购欧洲PC厂商Packard Bell,以期从欧洲市场打开局面,转而再次强攻美国市场(最终是为并购Gateway),但令杨元庆同样没有想到的是,还是那个ACER,突然杀出将美国第三大PC厂商Gateway收入囊中。并几乎将杨元庆企图并购Packard Bell的梦想打碎。此时还对整合IBM PCD担心的柳传志的理性在激情的杨元庆面前已经显得有些无奈和苍白了,在杨元庆宣布欲购Packard Bell不久,柳传志以抛离神州数码股份的形式间接表明了对于杨元庆再次并购的支持,但这时的柳传志恐怕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了,因为他的理性已经被杨元庆的激情稀释掉了。

 

综上所述,从联想近来重大的战略决策看,每每柳传志都表现出理性的一面,但也许是杨元庆的激情太激情了,激情到最后让柳传志不得不站出来为杨元庆的战略失误来辩解,这恐怕是联想最大的悲哀,试想,如果对于联想唯一有理性认识的人被激情同化时,这个企业将是非常危险的,希望柳传志作为联想的教父级人物能够始终保持那份审慎和理性,而杨元庆能够在激情的基础上更多汲取柳传志的理性,联想才会有真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