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pc家电联想 |
中国PC市场:徘徊中的危险
今年的中国PC市场可谓是传言不断。先是传戴尔要收购方正PC,之后又是方正要收购TCL电脑,接着又是海尔电脑的分拆上市并声称要欲购商用PC企业。尽管最终有些传言不攻自破,有的是厂商出来做个严正的声明了事。但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今年国内PC市场的整体犹豫和徘徊。
在目前的中国PC市场,笔者认为只有联想是做PC最为坚定和稳固的。这不仅是因为联想始终在国内市场占据着相当优势的地位,更为关键的是,联想的国内PC市场已经成为联想国际化能否最终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联想不可能犹豫和徘徊。
但除了联想之外,国内居前三位的厂商方正和同方均未有很坚定的信心来做中国的PC市场。尽管方正投巨资1.5亿元,以暑促要销售120万台的PC的目标来向人们显示方正要做PC的决心;尽管同方也启动了声势浩大的暑促,并以1亿元的投入表示所有同方产品都将在未来转型为安全电脑。此举在同方内部甚至被称之为一次“改变世界的机会”,也被视为公司发展10年后“二次创业”的开始。但大家应该看到的是,方正和同方是两个极具多元化的公司。方正除了PC外,其PCB业务高达22%的利润率,让其PC仅为6%的利润率相形见绌。在PC市场利润日渐微薄的今天,方正未来的业务重点充满变数,否则就不会出现其PC业务要被收购的传闻,此外,方正高层在近日英特尔酷睿冰爽媒体见面会的发言也流露出目前国产PC厂商业务的艰难。再看同方,2006年清华同方计算机业务营业额为46亿元,占同方股份营业额的约38%,为公司第一大业务,但毛利率仅4%,为全部业务中最低。与PC相比,其数字电视业务却是一路高歌猛进,在大中等卖场已经可以看到清华同方电视的身影,并且清华同方有意继续在数字电视领域的投入(据称有近5亿元的投入),那么对于PC业务肯定会有所削弱(所谓一心不能二用)。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PC市场,他们与第一名联想的差距至少在20个百分点,迎头赶上谈何容易,在PC市场日益走向寡头的时代,这势必影响到方正和同方做PC市场的信心。况且方正和同方都有比PC更赚钱的业务,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谁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呢!此外,未来PC市场的发展将会是笔记本的天下,而方正和同方在此领域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优势,相反,他们不但面临惠普、戴尔等国际大厂的竞争压力,还会受到ACER和华硕等的夹击,能否坚持下去也是个未知数,因为豪情壮志和行动取得实际效果之间毕竟不是一回事。
再看看传统的家电厂商TCL和海尔。他们尽管在PC市场作为后来者,的确取得了不凡的业绩,但其规模始终使其进不了主流市场的行列,这也是他们最大的困惑。此外,他们都是做家电出身,其安身立命之处无非还是家电,只是前些年看到了PC市场的增长,就想挤进来分一杯羹而已。TCL欲卖PC业务的传闻可谓是无风不起浪。其次还有就是TCL和海尔借助其家电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PC业务在海外开展的不错,其利润率甚至高于其在国内PC市场的利润率,这恐怕也是他们犹豫是否继续做PC的关键。尽管海尔相对TCL来说要坚定些,据称其有可能要收购某家商用PC厂商,进军商用市场,但笔者认为要有所建树难度很大。首先商用市场已经是联想、方正、同方、戴尔、惠普的天下,要做起来是需要时间的;其次就是海尔给人的感觉是消费类品牌,让用户观念的转变和最终的信任并不容易,而其渠道更是面向最终的消费者。从上述可以看出,TCL和海尔之所以还在做PC,主要的拉动力已经不是国内的PC市场。那么其随时退出PC市场的可能性极大。
但令人担心的是中国PC厂商的徘徊,无疑给加大进攻中国市场的惠普、戴尔等创造了机会。恐怕惠普也很聪明地意识到了这点。最明显的例证就是惠普日前在京启动了其进入中国市场20多年来首次电脑暑期促销,并称还会如法炮制地延伸到寒促。惠普此时的举动无疑对于处在徘徊中的中国PC厂商的自信又是一记重击,其潜在的影响远大于其在暑促中究竟销售了多少台PC。其次就是戴尔消费类PC的发布,尽管发布的产品并没有什么创新和新意可言,但它无疑向国内的PC厂商再说,我要进入你们的渠道市场了。而一旦戴尔在渠道有所建树的话,其对国产PC厂商的杀伤力不会亚于惠普。此外,惠普和戴尔的品牌影响力也令国内PC厂商汗颜。当然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戴尔为了加快其进入中国市场渠道的步伐,并不排除收购的可能。
更可怕的,当然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中国的PC厂商的徘徊持续下去的话,所谓的传言就会变为现实,届时,在中国PC市场上,中国PC厂商的整体竞争力将会减弱,失去了外围保护的一支独秀的联想将会面临国外厂商的直接进攻。那时,我们中国的PC产业将真正陷入危险之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