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连晓东
连晓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75
  • 关注人气: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机牌照应该取消,暂时混乱在所难免

(2007-11-09 11:10:32)
标签:

IT/科技

  问题:手机核准制是否应该取消?对产业有何影响?取消后会出现哪些负面作用?应该采用哪些方式弥补?

    谢麟振:移动通信是信息产业甚至其他经济门类中增长最快的,同时手机也是历年消费者投诉率最高的产品。如果说在审批制或核准制下还有一定的约束套在生产厂家头上,有一定的可控性的话,核准取消后这种可控性会减弱。因为在完全取消核准制度的情况下,企业会呈现忽隐忽现、沉浮不断的状态,很难管理。其实以前这种情况就很严重,但至少还有核准备案的过程,有点“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意思,工商局在查的时候至少知道哪个是有品牌哪个是没有品牌的。
    核准制取消后,手机就像其他的大众消费品那样进入市场,但手机不同于其他消费品的是,它是和网络息息相关的产品,和网络密切的互动和连接关系,会导致新的问题出现。举个简单例子,一些手机产品质量不过关导致的问题很可能被消费者投诉成移动网络的问题,而相关部门却很难再进行追查。中国市场对手机使用缺少IMEI号验证的环节,监管压力肯定会增大。
    其实中国手机市场这几年的发展已经暴露出难控制的情况,核准取消后,监管的不到位的矛盾会更加突出,消费者要更加小心谨慎。
    沈子信:个人认为手机核准制应该取消,并且它的取消有一个大背景,就是国务院取消了总计186项行政审批项目。这从一侧面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正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手机核准制取消后,中国的手机制造业完全暴露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之下,将加速市场洗牌,有可能会出现恶性市场竞争,可能会在一个时间段内出现监管无序的现象。
    颜 健: 个人认为,核准制的取消是回归市场经济的正确做法,是朝正确方向迈进了一步。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即加强市场监管,杜绝无入网证手机上市流通,以维持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从实际情况看,我认为核准制的取消对市场影响有限。一个可能的变化是有更多的手机设计公司会考虑推出自己品牌的产品。
    丁晓良:核准或牌照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并不合理。过去有人把有手机牌照的企业叫做“二地主”。拿了牌照的人让别人贴牌,坐地收钱。它没有创造什么生产力,但仰仗着国家给的标贴,一张标贴卖20~120元不等,标贴变成了货币。这种企业是钻了政策的空子,利用国家一开始扶持大企业或国有企业的政策,是不公平的。
    手机既不牵扯到国际民生,又不是有关垄断资源的问题,手机已经完全是时尚消费品,应该是充分市场竞争的产物,应该按市场经济的方式管理。
    如果允许大家自行进入手机产业,没有牌照或核准制的限制后,我认为贴牌现象慢慢就会取消。谁会愿意给别人做嫁衣裳,贴别人的牌做得再好也是别人的。大多数企业还是想自己慢慢做大的,那些实在想捞一票就走的很少,而且真正这样的企业就不在乎是否有品牌了。
    对那些真正想做好的企业,负责任的企业,并不用担心监管无序。因为现在还有“三包”法,有入网检测进行控制。老实讲,市场能卖的标准,比入网检测要高得多,还有很多综合因素。关键是应该按市场规则做事。做得好,有人买单,企业就可以做大。如果有一批或连续几批机器出问题,渠道中的口碑就会差,导致下家不敢进货,那样的企业自然也就“玩”不下去。
    庞 军: 取消核准制放开手机牌照本身,我个人认为是好事。它杜绝了靠卖牌照赚钱的现象,这一现象本身是拿国家资源为自己谋福利,不踏踏实实做产品的表现。在有核准制的情况下,那些卖牌子、偷税漏税的企业有借口,取消后就没借口了。
    我觉得就应该把手机作为正常的消费品,不管是多大多小的企业,在纳税、三包等方面都做好。这样对国家收益而言肯定是好事,对市场来讲也是好事。
    现在大多数人担心的肯定是短期的市场无序和混乱,取消核准短期内肯定会带来市场的无序和混乱,但市场本身是无情也是公正的,肯定会把不认真做的企业抛开。
      欧阳胜海:手机牌照不再成为政府管控重点之后,手机市场在真正迈向市场化,而消费电子行业只有基于完全市场化的竞争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竞争力的民族品牌。那些靠出租“手机牌照”赢利的企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这类企业其实早就应该被市场所淘汰,他们利用在中国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依靠强力寻租,以牌照这一“稀缺资源”套取所得,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中典型的“合法违宪”的表现,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转轨。
    核准放开短期内会造成市场的更加混乱,但正如前面所言,这是一个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过程中会有短的阵痛,但长期的作用一定是积极的和向上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