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问计躺在病榻上的管仲。人之将终,其言也善。管仲娓娓道来,把对同僚的认识以及死后的安排和盘托出。
嫉恶如仇不能担大任
桓公曰:“仲父死后,我起用您的举荐人鲍叔牙如何?”
管仲答曰:“鲍叔牙是个正人君子,但却不是一个能够掌管齐国政务的人。他为人爱善憎恶太过分明,爱善当然是好事,但过分嫉恶如仇,就很难与他人相处。”
不爱惜子女者不可重用
桓公曰:“易牙为使我能享口福,不惜将自己的儿子烹煮,这说明他爱我超过自己的亲生骨肉,对这种人还能怀疑吗?”
管仲答曰:“人之常情莫过于爱自己的子女,他连自己的儿子都忍心杀死,又能对主公怎样呢?”
不珍爱自己者不可重用
桓公曰:“竖人貂为能入宫侍奉我,不惜自残其体,这说明他爱我超过爱自己的身体,对这种人还能怀疑吗?”
管仲答曰:“人之常情莫过于看重自己的身体,他对自己的身体都忍心伤残,又能对主公怎样呢?”
不孝敬父母者不可重用
桓公曰:“卫国公子开方甘愿抛弃拥有千辆战车的太子之位,主动向我称臣,来侍奉我,连父母去世都不肯回去奔丧,这说明他爱我超过爱亲生父母,对这种人还能怀疑吗?”
管仲答曰:“人之常情莫过于亲近孝顺父母,他连父母都忍心抛弃,又能对主公怎样呢?”
在管仲看来,开方不可重用,不仅在于忍心抛弃自己的父母,更重要的是开方有更大的野心。他之所以放弃千乘车辆,目的是得到更多,那就是齐国的江山。
虚怀若谷者适才而用
对桓公敬爱的人却遭到管仲的否定,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重用呢?
在管仲看来,隰朋可以重用。因为隰朋虚怀若谷,不耻下问,处处以国事为重。但,要用他的长处。隰朋的优势在于口舌,适宜做使节。
但是,事情没有十全十美。隰朋年岁已高,枉有口才和贤德,但身体将死。
善言为何发自将死人?
齐桓公问计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倒是对自己原有的判断给了否定,泼过来的都是冷水。齐桓公不禁要问,“这三个人都已跟随我很久,仲父以前为何从未提到此事?”管仲说道:“臣以前不说,是为了顺从主公的心意。如把他们比作洪水,臣就是一座堤防,如今堤防将塌,洪水必会泛滥成灾。”
看来管仲把自己当作最合适的人。有鲍叔牙的正人君子之本,却无其疾恶如仇之末;有隰朋虚怀若谷之涵养,又在有生之年抵挡了洪水。这是为臣之道。
为君之道呢?不爱自己亲生骨肉者不可用,不爱自己身体者不可用,不孝敬父母者不可用,有狼子野心者不可用。一句话,只有“博爱”者才可用。
但是,又有多少为官者被表面的忠心所击倒?又有多少为官者不为阿谀奉承所动呢?
同样,我们为臣子者,又有多少不怀投机取巧之心呢?又有多少象管仲一样为君解优而又能与同僚和谐相处呢?
成大事者,不在爱憎分明,而在包容并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