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攻击主动式基金优秀表现不能持久的数据里有太多的“平均”(见下),给人的感觉往往是虽然前30名主动式基金平均起来是不行,可是总有一小部分是好的。就象上投中国优势和华夏大盘精选,这些绝不仅仅是排名前30名的主动式基金,而是前10名甚至前5名,只要我现在买上它们,将来照样可以战胜指数基金。
1970-1974年的前30个基金在1975-1998年均低于大盘指数0.99个百分点
1975-1979年的前30个基金在1980-1998年均低于大盘指数1.89个百分点
1980-1984年的前30个基金在1985-1998年均低于大盘指数2.75个百分点
1985-1989年的前30个基金在1990-1998年均回于大盘指数1.57个百分点
1990-1994年的前30个基金在1995-1998年均低于大盘指数10.9个百分点
我今天给大家看一点“绝对”的数据。美国从1993年12月到1999年12月排名前20名的主动式基金中,在下一个六年里排名最高的一个是第167名,而且是唯一一家在200名以内的,排在200-300名之间的有3家,300-400名的有6家,400名开外的有10家,而被调查的基金数目(选取的是所有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基金)总共才只有424家。这20家基金的经理曾经是风光一时的明星人物,电视台和证券杂志的专访对象,谁都把自己的团队对各种股票的研究能力说得头头是道,可是一个熊市,明星经理们预测市场的能力不见了,主动式基金能抵御熊市的神话也破灭了。
更糟糕的是,投资者往往是在这些主动式基金成功一段时间后才进入的,所以虽然一些基金在早期非常成功,真正能够享有全部胜利果实的投资者并不多,当这些基金开始走下坡路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准备及时逃跑的投资者又投入另一个表现也不能持久的主动式基金的怀抱。
所以虽然不能说中国目前的五星基金将来不会有持久优秀的表现,这个可能性实在是不大,我们只需要时间来证明,五年或者十年以后的中国优势、华夏大盘、广发小盘、鹏华50和易方达策略成长还是不是晨星的五星基金,如果这五个基金能有一个一直保持优秀表现的话我觉得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