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动式基金的过去表现与未来表现无关

(2007-06-09 00:34:05)
标签:

指数基金

etf

主动式基金

晨星

      你刚刚开始买基金的时候是怎样选择基金的呢?看晨星的评级?比较各个基金在过去一个月或者一年的回报,谁高就选谁?
      我在“为什么不要一味相信晨星的评级”里列举了很多数据说明晨星的评级只能说明一个基金过去的表现,对预测未来的表现没有帮助。我们来看更多的证据。中国的基金历史短,象五星级的上投中国优势或者华夏大盘精选都是历史不足三年的年轻基金,我认为用美国的统计数据同样可以说明问题,因为没有任何理由相信在美国有二十多年研究经验还不能预测基金未来表现的晨星到了中国就变成了预测未来的大师。
      1993-2000年8年的时间里,所有晨星五星级基金的回报平均为106%,整个市场指数回报是222%,这还不算,根据标准偏差,这些五星基金的平均风险比整个市场指数高26%。如果你一直投资于晨星的55个五星级基金,并且不断买入晋级的五星基金卖出降级的基金,从1991-2002年你的年回报低于整个市场指数5.9个百分点。1995年1月1日到1998年9月30日,晨星两星和三星基金的平均回报竟然超过了四星和五星基金的平均回报。从1993年初到1997年底,晨星的三星、四星和五星基金的表现差异如此之小以至于没有统计意义。晨星编辑Amy Arnott写道:“经过这些年,晨星的评级系统经常地──有时是蓄意地──被误解。很多评论者坚持认为星级是预测的手段和近期应该买/卖的信号。评级已经被标明只是一个对历史的描述,起不到以上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作用。”
      晨星的四星和五星基金年年变化。1997年底的四星和五星级基金到1998年底只有一半还有这样的称号。对于只有三年历史的股票型基金来说,只有不到四分之一还保持这样的星级。最好笑的是,1995-2001年,一星基金的平均表现超过五星基金高达45%。从1970-1998年,DFA公司研究了每五年的表现在前30名的基金,结果是:
1970-1974年的前30个基金在1975-1998年平均回报低于大盘指数
0.99个百分点
1975-1979年的前30个基金在1980-1998年平均回报低于大盘指数1.89个百分点
1980-1984年的前30个基金在1985-1998年平均回报低于大盘指数2.75个百分点
1985-1989年的前30个基金在1990-1998年平均回报低于大盘指数1.57个百分点
1990-1994年的前30个基金在1995-1998年平均回报低于大盘指数10.9个百分点
      另外的研究表明,在可能预测基金未来表现的十一个指标中(包括过去表现、晨星评级、费用、换手率、经理在职时间、净销售额、基金规模、阿尔法、贝塔、标准偏差和夏普比),只有一个──费用,是预测股票型基金未来表现的“好的预测指标”和预测债券型基金未来表现的“极好的预测指标”,从费用上看是指数基金更有利还是主动式基金更有利呢?
       既然基金的过去表现和未来表现无关,你怎么能根据基金的过去表现来预测它的未来表现呢?你对基金的选择跟抽签有什么区别呢?你怎么知道今天的五星中国优势大盘精选的表现会持续优秀呢?如果它们的表现一时低于指数,是暂时的失常还是坠落的开始呢?如果你杀了这只鸡,你又得去抽签了,你能两次都抽中上上签吗?三次呢?更多次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